水花粘稚蛙,野菜恋残蝶。麦岐苦薄收,青黄两不接。
恨鹃啼桑颠,丑妇泪如洗。手中捻银丝,阶头博红米。
惠诗传驿旧,立雪想师遥。一别此山去,清风不可招。经窗云半掩,石塔水偏朝。托迹今三宿,伊谁共寂寥。
海色连云气,登临晚不同。越山齐北斗,秦树起西风。灯火官桥暗,笙歌店市空。小楼无梦里,谁此种梧桐。
复添三叹处,回泊四安时。野市人言犷,官坊酒味醨。聚船要价重,涤釜待粮迟。客况那通遣,终身厌路岐。
舟绝顾城湖,始知泊银树。脚夫亟装担,顿足跋涉惧。水行困弊舟,陆出藉芒屦。望远有异观,山水陶兴趣。太息足力疲,趁程眠日暮。高价租蹇驴,意欲代吾步。破舆不忍登,恐负看山眼。遥程入荒夐,栈道践{山蹇}{山產}。蹇载亦徒劳,登顿资笑莞。气馁不足苏,只得仰酒盏。暂免极寒侵,围春想歌板。何当位经纶,尽把凹凸划。
过此未几还问归,归时又眺黄山矶。不如矶上钓鱼父,雪霁扶藜行夕晖。
几年参四教,孤影托三衣。自识閒机了,谁甘苦行归。秋藤溪水活,雨叶寺墙肥。觉得真如处,空房不掩扉。
七闽天南陬,实惟文明方。风气一以开,文治何其昌。我思常公化,迪我真无疆。开端固匪易,再造伊谁当。
大哉伊洛传,正统接洙泗。一源肇南来,九曲清日泚。百年尚无有,千载那可俟。崇台励风化,此是第一义。
四海文公书,行世日杲杲。晚年制作心,三礼重探讨。质文贵时宜,消长关世道。烱然百圣心,来哲当有考。
因思传记学,本欲释经义。春秋列三家,仪礼亦存二。荆舒彼何人,繁碎妄讥毁。煌煌姬孔书,坐此竟废弃。
春秋得忠臣,炎绍犹有述。至今十七篇,末学或不识。乾淳有大儒,奏请非不力。一时欠良遇,志士重嗟惜。
古人重民教,礼乐用为急。虞书有三官,周典犹二职。太学领奉常,西都有余责。两生既不来,何参又无术。
汉兴历数世,兹事竟未遑。一绝不复续,千载重慨慷。房魏辅贞观,汗渖空流浆。开宝袭唐陋,仪俨负义方。
煌煌五星聚,瑞世启文治。明道十事奏,横渠一方议。有志不得行,曲学竟持世。六经亡其一,此责竟谁诿。
南方尚秉礼,文风未云衰。释奠古雅乐,乡饮旧汉仪。表章在正学,舍鲁将安之。愿言假良遇,制作逢昌时。
斯文迓续交,天意岂无拟。猗欤恪斋翁,雅意敦典礼。推行大经纶,宣风自兹始。百世常公祠,罔俾独专美。
荒山十室九无人,行道三年两调兵。闻得老贪今授首,老夫买犊要春耕。
书生久叹三纲绝,天道那无一发存。东海不须更忧旱,迩来一妇已无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