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您找到4571首与“”相关的诗词:
  • 日观潮 - 陈师道 - [宋]

    漫漫平沙走白虹,瑶台失手玉杯空。晴天摇动清江底,晚日浮沉急浪中。
  • 宿采石追怀沈丘叔父同应诏渡此今二十年矣 - 晁补之 - [宋]

    二十年前应诏,黄昏同上木兰舟。江山依旧人琴寂,白首南迁泪迸流。
  • 正月二十日江邻几杜挺之刘原甫贡甫韩持国 - 梅尧臣 - [宋]

    昨日会饮我後至,谁欲比我为王戎。笑知卿辈意易败,起诮便与俗物同。似过黄公酒垆下,嵇阮不见修竹中。杳尔山河隔千里,此心正有古人风。
  • 建炎丁未自中夏徂秋不雨夕日戏成一诗简牛 - 郑刚中 - [宋]

    今夕知何夕,织女逢牵牛。云軿拥高汉,仙事传风流。人间适焦窘,龟兆生田畴。当时大军后,皆抱糠籺忧。我劝二星者,鹊桥无谩游。曷不攀天河,驾浪鞭龙头。共化油然云,白雨淋九州。无庸事机朽,下副儿女求。良宵幸款曲,愿尔深自谋。无令一年中,虚烦天地秋。
  •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首袖 - 陈著 - [宋]

    平生朋友乐,鱼泳雁飞翔。如今不复昔,往往深退藏。安得无方心,相照松柏霜。饮此九日酒,味哉剥果阳。
  •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首袖 - 陈著 - [宋]

    世多多才翁,谁识识字农。可人忽来思,劳苦意稠重。时危幸未死,尊酒得相从。一醉不须辞,毋待漏尽钟。
  •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首袖 - 陈著 - [宋]

    年年好时节,雪月花与风。谁知百年内,忧乐元不同。方其少壮日,日日醉梦中。年年旋衰飒。有景谁复穷。
  •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首袖 - 陈著 - [宋]

    迩来三五年,处处罹过兵。谁能宴龙山,无复游彭城。今兹九日至,正尔百感生。仰天破帽落,失笑还自惊。
  • - 秋瑾 - [近代]

    潼潼水势向江东,此地曾闻用火攻。怪道侬来凭吊日,岸花焦灼尚余红。
  • 日晚同潘郎乘月到栾家观鹤问石生羚羊角偶 - 张耒 - [宋]

    昨宵风月好,携手得吾人。南街访老鹤,夜扣主人门。入门未相见,清唳已可闻。见我展双翅,俯啄意甚驯。访药偶有之,初尚疑未真。今晨堕我前,获此万里珍。披图验良是,入药定有神。望兹以试方,辅此老病身。嗟我天所穷,一事百苦辛。兹游乃辄遂,造物良已仁。因歌遂成诗,往调柯山君。
  • 三伏暑甚月八日立秋是日风作凉爽炎酷顿消 - 张耒 - [宋]

    西风吹淡白,窗户含凄清。炎凉一朝变,徂暑逝不停。山堂晓潇洒,病叟巾褐轻。平时干云树,芳叶亦复零。
  • 先兄至能远忌丙寅十一月十日行都谢氏家寓 - 陈著 - [宋]

    人生有兄弟,手足相扶持。兄死我独生,我生独何为。父母生我晚,我忆我儿痴。兄出我挽袖,兄入我迎衣。低头嗅我头,垂手牵手随。指望我长成,口授书与诗。嘉定癸未春,授笔题春词。词云青春过,二十年期。谶谶语殊可怪,河鱼忽乘之。缠绵日以革,医药穷所施。我父解衣典,我母躬爨炊。犹谓病有瘳,谁料终莫医。家徒四壁立
  • 饮酒 十 - 陶渊明 - [魏晋]

    幽兰生前庭,含薰待清风。清风脱然至,见别萧艾中。行行失故路,任道或能通。觉悟当念迁,鸟尽废良弓。
  • 杂诗 其 - 陶渊明 - [魏晋]

    日月不肯迟,四时相催迫。寒风拂枯条,落叶掩长陌。弱质与运颓,玄鬓早已白。素标插人头,前途渐就窄。家为逆旅舍,我如当去客。去去欲何之?南山有旧宅。
  • 拟古 其 - 陶渊明 - [魏晋]

    日暮天无云,春风扇微和。佳人美清夜,达曙酣且歌。歌竟长太息,持此感人多。皎皎云间月,灼灼月中华。岂无一时好,不久当如何。
  • 读《山海经》 其 - 陶渊明 - [魏晋]

    粲粲三珠树,寄生赤水阴。亭亭凌风桂,八榦共成林。灵凤抚云舞,神鸾调玉音。虽非世上宝,爰得王母心。
  • 咏贫士 其 - 陶渊明 - [魏晋]

    昔在黄子廉,弹冠佐名州。一朝辞吏归,清贫略难俦。年饥感仁妻,泣涕向我流。丈夫虽有志,固为儿女忧。惠孙一晤叹,腆赠竟莫酬。谁云固穷难,邈哉此前修。
  • 拔丈 - 钱钟书 - [当代]

    当年客座接风仪,乱后追随已恨迟。如此相丰宜食肉,依然髭短为吟诗。不劳成竹咒新笋,绝爱着花无丑枝。翰墨伏波真矍铄,天留歌咏太平时。
  • 辛丑岁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- 陶渊明 - [魏晋]

    闲居三十载,遂与尘事冥。诗书敦夙好,园林无世情。如何舍此去,遥遥至西荆!叩栧新秋月,临流别友生。凉风起将夕,夜景湛虚明。昭昭天宇阔,皛皛川上平。怀役不遑寐,中宵尚孤征。商歌非吾事,依依在耦耕。投冠旋旧墟,不为好爵萦。养真衡茅下,庶以善自名。
  • 九章之 惜往日 - 屈原 - [先秦]

    惜往日之曾信兮,受命诏以昭时。奉先功以照下兮,明法度之嫌疑。国富强而法立兮,属贞臣而日竢。秘密事之载心兮,虽过失犹弗治。心纯庞而不泄兮,遭谗人而嫉之。君含怒而待臣兮,不清澈其然否。蔽晦君之聪明兮,虚惑误又以欺。弗参验以考实兮,远迁臣而弗思。信谗谀之浑浊兮,盛气志而过之。何贞臣之无罪兮,被离谤而见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