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kuān hóng dà liàng
[释义] 宽宏:度量大。形容心胸开阔;度量大;能容人、容事。也作“宽洪大量”。
[出处] 元 无名氏《鱼樵记》第三折:“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,元来那相公宽宏大量。”
[拼音] liàng cái lù yòng
[释义] 量:估量;衡量;录用:收录任用。根据不同的才能相应地安排适当的工作。
[出处] 宋 苏轼《上神宗皇帝书》:“凡所擘划利害,不问何人,小则随事酬劳,大则量才录用。”
[拼音] liàng lì ér xíng
[释义] 量:估量;估计;行:做;干。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。
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五年》:“力能则进,否则退,量力而行。”
[拼音] bù zì liàng lì
[释义] 量:估计。不能估计自己的力量。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。
[出处] 唐 玄奘《大唐西域记 摩揭陀国上》:“今诸外道不自量力,结党连群,敢声论鼓,惟愿大师摧诸异道。”
[拼音] chē zài dǒu liáng
[释义] 载:装载。用车装;用斗量。形容事物、人才很多;也作“斗量车载”。
[出处]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》“遣都尉赵咨使魏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 韦昭《吴书》:“如臣之比,车载斗量,不可胜数。”
[拼音] děng liàng qí guān
[释义] 等:相同;量:估量;评价;齐:一样。不顾事物的区别;作同等看待。
[出处] 清 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:“或带烟月而益韵,托雨露而成润,意境可以稍变,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。”
[拼音] liàng rù wéi chū
[释义] 量:衡量;入:收入;出:支出。根据收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用度。
[出处]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王制》:“冢宰制国用,必于岁之杪。五谷皆入,然后制国用……量入以为出。”
[拼音] liàng tǐ cái yī
[释义] 量:计量。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。比喻按具体情况办事。
[出处] 《南齐书 张融传》:“今送一通故衣,意谓虽故,乃胜新也。是吾所著,已令裁减称卿之体。”
[拼音] yǒu shēng lì liàng
[释义] ①原指军队中的兵员和马匹。亦泛指有战斗力的部队。②指充满活力的力量。
[出处] 毛泽东《集中优势兵力,各个歼灭敌人》:“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,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,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。”
[拼音] qián tú wú liàng
[释义] 指一个人的前途没有限量
[出处]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鸿渐还低头不响——‘我只希望方先生前途无量。’”
[拼音] gōng dé wú liàng
[释义] 世界各地:功业和德行;无量:无法计算。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。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。
[出处]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南阳慧忠国师》:“功德无量,非口所说,非意所陈。”
[拼音] zì bù liàng lì
[释义] 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。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。
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亲亲,不征辞,不察有罪。”
[拼音]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,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
[释义] 相:估量,评价。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别是一番面目,想到:‘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!’”
[拼音] liàng xiǎo lì wēi
[释义] 数量很少,力量微薄。
[出处] 鲁迅《华盖集·通讯》:“现在的各种小周刊,虽然量小力微,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,在黑暗中,时见匕首的闪光。”
[拼音] miào táng zhī liàng
[释义] 庙堂:帝王之宗庙,比喻宏大。形容人的气量大,遇事沉着冷静
[出处]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谢有庙堂之量。”
[拼音] bù kě gū liàng
[释义] 难以估计
[出处] 邓小平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》:“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,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,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。”
[拼音] kuān hóng dà liàng
[释义] 见“宽宏大量”。
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5回:“丞相宽洪大量,何所不容。”
[拼音] bù kě xiàn liàng
[释义] 限量:限定止境、数量。形容前程远大。
[出处]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6回:“鲍文卿向知府着实赞这季少爷将来不可限量。”
[拼音] hǎi shuǐ nán liáng
[释义] 海水是不可以去量的。比喻不可根据某人的现状就低估他的未来。
[出处] 《淮南子 泰族训》:“太山不可丈尺也,江海不可斗斛也。”
[拼音] liàng lì ér wéi
[释义] 量:估量。按照自己力量的大小去做,不要勉强。
[出处] 《左传 昭公十五年》:“力能则进,否则退,量力而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