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mì ér bù xuān
[释义] 秘:不公开的;引申为隐匿;不能让别人知道;宣:公开。把知道的消息、情况隐秘起来;不告诉别人。
[出处]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吕蒙传》:“密为肃陈三策,肃敬受之,秘而不宣。”
[拼音] mì ér bù lù
[释义] 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
[出处]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董昭传》:“秘而不露,使权得志,非计之上。”
[拼音] shén mì mò cè
[释义] 不可理解与预测的
[出处] 李云德《沸腾的群山》:“苏福顺和古尚清领唐黎岘走到井口,往里边望望,黑洞洞阴森森的,神秘莫测。”
[拼音] guǐ mì mò cè
[释义] 诡秘:隐秘难测;莫测:无法揣测。(行动、态度)。隐秘不可捉摸。
[出处] 宋 刘克庄《后村集 卷十一 和实之续邸报之一》诗:“鬼谷从横舌,终南诡秘踪。”
[拼音] mì ér bù yán
[释义] 见“秘而不露”。
[出处]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第七卷:“骋益忧惧,秘而不言。”
[拼音] mì ér bù xiè
[释义] 泄:泄漏。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
[出处]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69卷:“上仙真经秘而不泄者,为此字母之法,恐凡愚之心见知也。”
[拼音] zōng jì guǐ mì
[释义] 行踪隐秘难测
[出处] 《剪灯余话·泰山御史传》:“率轻狂而自若,踪迹诡秘,贿赂公行。”
[拼音] zǔ chuán mì fāng
[释义]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
[出处]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他说涂上既能防冻又能治疗,并说这是他祖传秘方。”
[拼音] qián dé mì xíng
[释义] 见“潜德隐行”。
[出处] 明·宋濂《陈府君墓志铭》:“其绩用昭著者,易于言;而潜德秘行者,难于形容也。”
[拼音] gōu xuán liè mì
[释义] 探取精微,搜寻奥秘。
[出处] 清·陈田《明诗纪事戊签·江晖》:“景孚为文,钩玄猎秘,杂以古文奇字。”
[拼音] gōu yuán zhāi mì
[释义] 探取精微,采摘奥秘。
[出处]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藏书》:“或钩元摘秘,著古今未有之奇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