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xìng gāo cǎi liè
[释义] 兴致高;精神饱满。采:精神;烈:强烈;旺盛。
[出处] 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 体性》:“叔夜俊侠,故兴高而采烈。”
[拼音] hōng hōng liè liè
[释义] 轰轰:像声词;形容巨大声响;烈烈:火焰盛燃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浩大;气势雄伟。
[出处] 宋 文天祥《沁园春 题张许双庙》词:“人生欻翕云亡,好烈烈轰轰一场。”
[拼音] liáo yuán liè huǒ
[释义] 燎:燃烧;原:原野。烧遍广大原野的熊熊大火。比喻迅猛发展不可抵挡的力量。
[出处] 《尚书 盘庚上》:“若火之燎于原,不可向迩。”
[拼音] sān zhēn jiǔ liè
[释义] 贞:贞操;烈:节烈。封建社会用来赞誉妇女的贞烈。
[出处] 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三折:“他元来是九烈三贞贤达妇,兀的个老人家尚然道出嫁从夫。”
[拼音] gān chái liè huǒ
[释义] 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,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。也形容情绪高涨。
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9回:“今日天缘凑巧,竟赏了他,真是一对烈火干柴,如胶投漆,燕尔新婚,连日那里拆的开。”
[拼音] liè liè hōng hōng
[释义] 烈烈:火焰炽盛的样子;轰轰:象声词,形容巨大的声响。形容事业的兴旺。也形容声势浩大,气魄宏伟。
[出处] 宋·文天祥《沁园春·题张许双庙》词:“人生欻翕云亡,好烈烈轰轰做一场。”
[拼音] xìng liè rú huǒ
[释义] 性:性情,脾气。形容性情暴躁。
[出处] 金庸《天龙八部》第18回:“那高个儿的僧人性烈如火,提起醋钵大的拳头,呼的一拳,又向乔峰击到。”
[拼音] xióng xióng liè huǒ
[释义] 熊熊:形容火势旺盛。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
[出处] 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二卷第35回:“冥器杌椅车轿,都陷在熊熊烈火之中。”
[拼音] xīng gāo cǎi liè
[释义] 见“兴高采烈”。
[出处] 鲁迅《准风月谈·华德焚书异同论》:“这里的黄脸干儿们,也听得兴高彩烈。”
[拼音] liè huǒ gān chái
[释义] 比喻男女欢情很深
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怎当得他每两下烈火干柴,你贪我爱,各自有心,竟自勾搭上了。”
[拼音] liè huǒ zhēn jīn
[释义] 烈火:熊熊大火;猛烈的火。真金不惧火炼;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。比喻英雄本色不变;也作“烈火见真金”。
[拼音] kāng kǎi jī liè
[释义] 见“慷慨激昂”。
[出处] 《元史·小云石海涯传》:“燧见其古文绡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,大奇之。”
[拼音] fēng gōng wěi liè
[释义] 丰:多;伟:大,显赫;烈:功业。伟大的功绩和成就
[出处] 宋·王仲旉《南都赋》:“吾之徒闻孝王之遗风旧迹,不睹大宋之丰功伟烈。”
[拼音] fēng gōng shèng liè
[释义] 犹言丰功伟绩。巨大隆盛的功业。
[出处] 宋·欧阳修《相州昼锦堂记》:“其丰功盛烈,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,乃邦家之光,非闾里之荣也。”
[拼音] liè huǒ pēng yóu
[释义] 比喻声势气焰很盛。
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3回:“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,真是烈火烹油、鲜花着锦之盛。”
[拼音] xùn léi fēng liè
[释义] 犹言迅雷烈风。
[出处]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孔子迅雷风烈必变。”
[拼音] sān zhēn wǔ liè
[释义] 见“三贞九烈”。
[出处] 夏衍《上海屋檐下》第一幕:“你要他三贞五烈,这不是太……”
[拼音] hōng tiān liè dì
[释义] 轰动天地。形容声响猛烈或声名巨大。
[出处] 清·讴歌变俗人《经国美谈·奉使宴宾》:“好似千斤炮药,等着导火线,就要发作,是轰天烈地了。”
[拼音] gōng liè zhèn zhǔ
[释义] 功:功劳,功勋;震:震动、威震;主:君主。指臣下功劳太大,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
[出处] 宋·李觏《袁州州学记》:“功烈震主者,闻命而释兵。”
[拼音] fēng gōng mào liè
[释义] 丰:丰厚;懋:盛大。巨大隆盛的功业
[出处] 金·胡祗橘《木兰花慢》:“其于善行名言,丰功懋烈,谁得而废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