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yuán xíng bì lòu
[释义] 原形:本来面目;毕露:完全暴露。本相完全暴露了。
[出处] 清 钱泳《履园丛话》:“(狐女曰)将衣求印,原冀升天,讵意被其一火,原形毕露,骨肉仅存,死期将至。”
[拼音] fēng máng bì lù
[释义] 锋:刀锋;芒:原指谷类种子壳上的细刺;比喻枪头;矛尖;毕:都;完全;全部。刀锋和矛尖都露出来。形容人傲气逼人;逞强好胜。或形容人锐气才干完全显露出来。
[出处]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瓒示枭夷,故使锋芒挫缩,厥图不果。”
[拼音] xiōng xiàng bì lù
[释义] 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。毕:完全。
[出处] 柯岩《追赶太阳的人》:“吴丙治向他征收税款时,他~地威胁:‘谁有钱给你,小心你的脑袋吧!’”
[拼音] bì gōng bì jìng
[释义] 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
[出处]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十章五:“军长为李玉堂,一山东大汉,抵军部时,在门外相迎,毕恭毕敬。”
[拼音] dà gōng bì chéng
[释义] 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。同“大功告成”。
[出处] 《汉书 王莽传上》:“诸生、庶民大和会,十万众并集,平作二旬,大功毕成。”
[拼音] běn xiàng bì lù
[释义]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。
[出处]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“题未定”》:“‘第三种人’杜衡辈,标榜超然,实为群丑,不即本相毕露,知耻者皆羞称之,无待这里多说了。”
[拼音] dà shì wán bì
[释义] 指事情已经完满结局
[拼音] zhēn xiāng bì lù
[释义] 真面目完全显露出来
[出处]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94回:“经陛下醉之以酒,酒醉则真相毕露。”
[拼音] qióng sī bì jīng
[释义] 毕:尽。用尽所有的精力
[出处] 唐·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曾不得奏薄伎于从官之内,隶御之间,穷思毕精,以赎罪过。”
[拼音] tóng xīn bì lì
[释义] 齐心尽力。
[出处] 《东观汉记·任隗传》:“永元初,外戚秉权,朝臣畏悚,莫敢抗者,惟隗与袁安同心毕力,数犯颜谏。”
[拼音] dān chéng bì lǜ
[释义] 竭尽忠诚与思虑。
[出处] 《清史稿·后妃传·太祖高皇后》:“不预外事,殚诚毕虑以事上。”
[拼音] fēng máng bì lù
[释义] 见“锋芒毕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