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tàn wéi guān zhǐ
[释义] 看到这里就够了;不必再看别的。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极点。
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德至矣哉,大矣!如天之无不帱也,如地之无不载也。虽甚盛德,其蔑以加于此矣,观止矣。若有他乐,吾不敢请已。”
[拼音] yǐn zhèn zhǐ kě
[释义] 鸩:毒酒。喝毒酒解渴。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;而不顾严重的后果。
[出处]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霍諝传》:“譬犹疗饥于附子,止渴于鸩毒,未入肠胃,已绝咽喉。”
[拼音] shì kě ér zhǐ
[释义]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。比喻做事恰到好处。
[出处] 先秦 孔子《论语 乡党》:“不多食”宋 朱熹集注:“适可而止,无贪心也。”
[拼音] wàng méi zhǐ kě
[释义] 想吃梅子;流出口水;就不渴了。比喻愿望无法实现;用空想安慰自己。
[出处]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假谲》:“魏武行役失汲道,军皆渴,乃令曰:‘前有大梅林,饶子,甘酸可以解渴。’士卒闻之,口皆出水,乘此得及前源。”
[拼音] qiǎn cháng zhé zhǐ
[释义] 浅:初步;辄:就。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。形容学习不深入钻研。
[出处] 清 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:“此物非不可尝,苟文人墨客,浅尝辄止,用以悦性陶情,有何不可?”
[拼音] xué wú zhǐ jìng
[释义] 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,应奋进不息。
[出处] 清·刘开《问说》:“理无专在,而学无止境也,然则问可少耶?”
[拼音] lìng xíng jìn zhǐ
[释义] 令:命令。行:执行;施行;禁:禁令;止:停止。有令必行;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;有禁必止;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。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。
[出处] 《逸周书 文传》:“令行禁止,王始也。”
[拼音] jǔ zhǐ dà fāng
[释义] 举动不俗气,不做作。形容人行为动作不拘束,堂堂正正。
[出处]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二十一回:“若是正经的女子,见了人一样,不见人也是一样,举止大方,不轻言笑的,那怕他在街上走路,又碍甚幺呢?”
[拼音] yáng tāng zhǐ fèi
[释义]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,使它凉下来不沸腾。比喻办法不彻底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[出处]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董卓传》:“卓未至,进败”裴松之注引《典略》:“臣闻扬汤止沸,不如灭火去薪。”
[拼音] chōu xīn zhǐ fèi
[释义] 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,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。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
[出处] 北齐 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
[拼音] jǔ zhǐ xián yǎ
[释义] 娴:文雅。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。
[出处]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一回:“更是性格敏慧,举止娴雅,浅笑微颦,丰华入目;承颜顺意,婉娈快心。”
[拼音] jǔ zhǐ shī cuò
[释义] 措:安放,放置。举动失常,不知如何办才好。
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8回:“睿闻知两处危急,举止失措,甚是惊慌。”
[拼音] yǒng wú zhǐ jìng
[释义] 止境:尽头。永远没有到头的时候。
[出处] 茅盾《秦岭之夜》:“秦岭上还有积雪,秦岭的层岚屏障永无止境似的。”
[拼音] jǔ zhǐ zì ruò
[释义] 自若:象原来的样子。举动不失常态。形容临事镇定,举动不失常态。
[出处] 《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》:“孝恭将发,与诸将宴集,命取水,忽变为血,在坐皆失色,孝恭举止自若。”
[拼音] yù yán yòu zhǐ
[释义] 想说又停止;不说。常形容有难言的苦衷。
[出处]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:“语甚凄楚,惊问之,欲言而止者再。”
[拼音] dào cǐ wéi zhǐ
[释义] 以这里为界限
[出处]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第16章:“兆海痛苦地叹口气:‘完了。到此为止。’”
[拼音] jǔ zhǐ yán tán
[释义]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。指人的外在风度。
[出处] 唐·杜牧《罪言》:“山东之人,叛且三五世矣,今之后生所见,言语举止,无非叛也,以为事理正当如此,沈酣入骨髓,无以为非者。”
[拼音] yán tán jǔ zhǐ
[释义] 人的言语、举动、行为。
[出处] 清 黄宗羲《陈母沉孺人墓志铭》:“其言谈举止,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。”
[拼音] jiá rán ér zhǐ
[释义] 戛然:像声词。声音突然停止。
[出处]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5回:“满场生旦净末,同声一个曲牌,也听不来南腔北调,只觉得如出一口。唱了几套,戛然而止。”
[拼音] xīn rú zhǐ shuǐ
[释义] 形容心境平静,毫无杂念
[出处] 唐·白居易《祭李侍郎文》:“浩浩世途,是非同轨;齿牙相轧,波澜四起。公独何人,心如止水;风雨如晦,鸡鸣不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