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shǐ kǒu dǐ lài
[释义] 一口咬定,死不承认。
[出处] 叶兆言《花煞》第一卷第一章:“裕顺吓了一跳,连忙矢口抵赖,咬定绝无此事。”
[拼音] dǐ zú ér mián
[释义] 脚与脚相触地同睡在一张床上。形容双方情谊深厚。
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5回:“瑜曰:‘久不与子翼同榻,今宵抵足而眠。’”
[拼音] dǐ bèi è hóu
[释义] 抵:按住;扼:掐住。按住脊背,掐住咽喉。比喻控制要害之地。
[出处] 唐太宗李世民《赐诏》:“抵背扼喉,塞其归路。”
[拼音] sì xiá dǐ xì
[释义] 指寻衅生事。同“伺瑕导蠙”。
[出处] 孙中山《自传》:“习于旧污者,视民主政治为仇雠,伺瑕抵隙,思中伤之为快。”
[拼音] dǐ zú tán xīn
[释义] 抵足:指同床安睡。谓抵足而眠,彻夜长谈。形容亲切深厚的情谊
[出处]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8回:“此荒港又不知离城多远……不如竟在弟船过夜,抵足谈心。”
[拼音] chéng jiān dǐ xì
[释义] 趁机钻空子。
[出处] 清·黄遵宪《驳革命书》:“于是浮浪之士,失职这徒,乘间抵隙。”
[拼音] dǐ zhǎng ér tán
[释义] 指谈得很融洽。
[出处]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一》:“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,抵掌而谈,赵王大悦。”
[拼音] tóu jiān dǐ xì
[释义] 同“投隙抵巇”。
[出处] 清·陈田《明诗纪事丁签》:“此辈投间抵隙,诬上行私,一言一笑,都有机关;一止一行,揣知上意。”
[拼音] tóu xì dǐ yín
[释义] 谓伺机钻营。
[出处] 宋·秦观《朋党上策》:“君子信道笃,自知明,不肯偷为一切之计。小人投隙抵巇,无所不至也。”
[拼音] tóu xì dǐ xià
[释义] 见“投隙抵巇”。
[出处] 明·高启《评史·李泌》:“盖小人怀倾险之情,挟奸乱之术,居人父子间,投隙抵罅,常幸有其事,以苟一切之富贵。”
[拼音] dǐ zú ér wò
[释义] 抵:碰撞,相触;抵足:脚挨着脚。脚与脚相触地同睡一张床上。形容双方情谊深厚
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29回:“一日,众官皆散,权留鲁肃共饮,至晚同榻抵足而卧。”
[拼音] juān jīn dǐ bì
[释义] 谓不重财物。语本晋葛洪《抱朴子·安贫》:“上智不贵难得之财,故唐虞捐金而抵璧。”
[出处] 语本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安贫》:“上智不贵难得之财,故唐虞捐金而抵璧。”
[拼音] dǐ zhǎng tán bīng
[释义] 兵:军事。拍手畅谈军事
[出处]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一回:“挥毫作赋,则颉颃相如;抵掌谈兵,则伯仲诸葛。”
[拼音] dǐ xiá dǎo xì
[释义] 隙:裂缝,间隙。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。
[出处] 唐·柳宗元《答问》:“而仆乃蹇浅窄僻,跳浮嚄唶,抵瑕陷厄。”
[拼音] pī kàng dǐ zhào
[释义] 犹批亢捣虚。
[出处] 汉·杨雄《法言·重黎》:“巇可抵乎?” 唐·韩愈《释言》:“弱於才而腐於力,不能奔走乘机抵巇,以要权利。”
[拼音] jiāng gōng dǐ zuì
[释义] 用功劳来抵罪
[拼音] è wàn dǐ zhǎng
[释义] 用手握腕,击着手掌。表示很激动、振奋的神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