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dà zhì ruò yú
[释义] 很有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愚蠢。
[出处] 宋 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[拼音] yú mèi wú zhī
[释义] 非常愚笨;糊涂;又没有知识。
[出处] 唐 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:“自顾寡德,国人推尊,令袭大位,光父之业。愚昧无知,敢稀圣旨!”
[拼音] yú gōng yí shān
[释义]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。
[出处] 《列子 汤问》记载: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,他决心把山平掉,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,认为不能能。愚公说: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,两座山终究会凿平。
[拼音] yú bù kě jí
[释义] 及:赶上。形容愚笨到了极点。
[出处]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宁武子邦有道则知,邦无道则愚;其知可及也,其愚不可及也。”
[拼音] ròu yǎn yú méi
[释义] 比喻见识浅陋。
[出处] 元 高文秀《黑旋风》第三折:“畅道天理难欺,人心怎昧,则他这肉眼愚眉,把一个黑旋风爹爹敢来也认不得。”
[拼音] yī dé zhī yú
[释义] 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广武君曰:‘臣闻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’”
[拼音] yú mèi luò hòu
[释义] 愚蠢而不明事理,跟不上形势等
[出处] 毛泽东《新民主主义论》:“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,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。”
[拼音] wài yú nèi zhì
[释义] 智:聪慧。外形笨拙憨厚,内心机智聪明
[出处]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荀攸传》:“太祖每称曰:‘公达外愚内智’。”
[拼音] xià yú bù yí
[释义] 移:改变。下等的愚人,决不可能有所改变。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。也指不求上进,不想学好。
[出处] 《论语 阳货》:“唯上知与下愚不移。”
[拼音] dà zhì rú yú
[释义] 谓才智极高的人,不炫耀自己,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。
[出处] 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[拼音] yú mín zhèng cè
[释义] 愚民:使人民愚昧。使人民变愚蠢的政策
[出处] 刘少奇《论党》:“他们在党内实行命令主义,遇事武断,实行家长式的统治,实行‘愚民政策’。”
[拼音] kēng kēng zhī yú
[释义] 硁硁: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。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。
[出处] 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击磬于卫,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,曰:‘有心哉,击磬乎!’既而曰:‘鄙哉!硁硁乎莫己知也,斯已而已矣。’”
[拼音] yú nòng rén mín
[释义] 欺骗捉弄老百姓
[出处]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四年》:“浞行媚于内,而施赂于外,愚弄其民。”
[拼音] tī yú rù shèng
[释义] 谓启迪引导凡夫俗子成为圣人。
[出处] 《南齐书·高逸传论》:“佛则不然,具缚为种,转暗成明,梯愚入圣。”
[拼音] jìn xián tuì yú
[释义] 进用贤能,黜退愚懦。
[出处] 宋·苏轼《贺正表》:“进贤退愚,蛮夷率服。”
[拼音] fēi yú zé wū
[释义] 诬:诬蔑。不是生性愚蠢的话,就是故意污蔑。
[出处] 《庄子·秋水》:“盖师是而无非,师治而无乱呼?是未明天地之理,万物之情者也。是犹师天而无地,师阴而无阳,其不可行明矣。然且语而不舍,非愚则诬也。”
[拼音] dà yú bù líng
[释义] 愚:愚笨;灵:聪明灵巧。非常愚笨的人不晓事,很不机灵
[出处]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大惑者终身不解,大愚者终身不灵。”
[拼音] yu min an zhi
[释义] 无知的老百姓哪里会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