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sān lìng wǔ shēn
[释义] 再三地命令和告诫。令:命令。申:说明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约束既布,乃设鈇钺,即三令五申之。”
[拼音] fā hào shī lìng
[释义] 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
[出处] 《尚书 冏命》:“发号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
[拼音] lì lìng zhì hūn
[释义] 利:利益、私利;令:使;智:理智;昏:昏乱;神志不清楚。形容因贪图私利;使人头脑发昏;甚至失去理智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赞》:“鄙语曰:‘利令智昏。’平原君贪冯亭邪说,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,邯郸几亡。”
[拼音] zhāo lìng xī gǎi
[释义]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
[出处] 唐 元稹《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》:“有迎新送故之困,朝令夕改之烦,自非有为而为。”
[拼音] lìng rén fà zhǐ
[释义] 令:使得;发指:头发竖起来。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。也作“令人发竖。”
[出处] 庄周《庄子 盗跖》:“谒者入通,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。”
[拼音] lìng xíng jìn zhǐ
[释义] 令:命令。行:执行;施行;禁:禁令;止:停止。有令必行;命令发布就马上行动;有禁必止;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。形容法令通畅而严明。
[出处] 《逸周书 文传》:“令行禁止,王始也。”
[拼音] qiǎo yán lìng sè
[释义] 令色:讨好的表情。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。
[出处] 《尚书 皋陶谟》:“何迁乎有苗,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?”
[拼音] lìng rén zuò ǒu
[释义]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
[出处] 梁遇春《黑暗》:“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,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。”
[拼音] guāng gǎn sī lìng
[释义] 指没有士兵的司令,形容孤立的一个人
[出处]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谢文东是个光杆司令,除了他的五个儿子一个女婿和七个马弁之外,再没有什么军事力量。”
[拼音] lìng rén shén wǎng
[释义] 令:使得;神往:心里向往憧憬。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、羡慕。
[出处] 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:“今著述湮没,怅望当时蹈海之风,令人神往不已。”
[拼音] lìng rén hán xīn
[释义] 让人失望而痛心
[出处]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7回:“我们做了封疆大吏,上头还如此不放心我们,听了叫人寒心!”
[拼音] hào lìng rú shān
[释义] 指军令严肃,不容更改
[出处] 《宋史 岳飞传》:“岳节使号令如山,若与之敌,万无生理,不如往降。”
[拼音] lìng rén pěng fǔ
[释义] 捧腹:捂着肚子。让人捂着肚子。形容笑得很厉害。
[出处]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七十九回:“要丑的掉舌鼓唇,令人捧腹。”
[拼音] lìng rén zhǔ mù
[释义] 瞩:注视。使人注视。
[出处] 王朔《动物凶猛》:“那年国际共运在全球、首先在东南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。”
[拼音] zhú kè lìng
[释义] 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。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。
[出处]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回:“二位如再喧哗,不独耽误娇音妙舞,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。”
[拼音] lìng rén mǎn yì
[释义]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
[出处] 邓小平《太行区的经济建设》:“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。”
[拼音] lìng rén pēn fàn
[释义] 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。
[出处] 宋·苏轼《员筜谷偃竹记》:“发函得诗,失笑喷饭满案。”
[拼音] lìng rén chī jīng
[释义] 让人感到惊讶
[出处] 臧克家《以耳代目之类》:“这种以耳代目的情况是令人吃惊的,但这种情况却并不是罕见的。”
[拼音] jūn lìng rú shān
[释义]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。
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云长曰:‘愿依军法。’孔明曰:‘如此,立下文书。’云长便与了军令状。”
[拼音] lìng rén zhù mù
[释义] 注目:视线集中在一点上。指引起别人的重视。
[出处] 巴金《家》:“不过大部分都是含苞未放,枝子弯曲而有力,令人注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