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抱朴含真

    [拼音] bào pǔ hán zhēn
    [释义] 抱:保;朴:朴素;真:纯真、自然。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、纯真的自然天性,不要沾染虚伪、狡诈而玷污、损伤人的天性。
    [出处] 《老子》第十九章: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。晋 陶潜《劝农》:“傲然自足,抱朴含真。
  • 被甲执兵

    [拼音] bèi jiǎ zhí bīng
    [释义] 甲:古代打仗时军人穿的护身衣服。兵:兵器。身穿护身衣服,手握武器。指全副武装。
    [出处]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诫兵》:“吾见今非昔比世士大夫,才有气干,便倚赖之,不能被甲执兵,以卫社稷,但微行险服,逞弄拳腕。”
  • 变俗易教

    [拼音] biàn sú yì jiào
    [释义] 改变原有的习俗和教化。
    [出处] 《管子七法》:“变俗易教,不知化不可。”
  • 表里相依

    [拼音] biǎo lǐ xiāng yī
    [释义] 指关系密切,互相依存。
    [出处] 《资治通鉴 秦始皇二十六年》:“三晋者,齐楚之藩蔽,齐楚者,三晋之根柢;形势相资,表里相依。”
  • 标新竖异

    [拼音] biāo xīn shù yì
    [释义] 指提出新奇的主张,表示与众不同。
    [出处] 清 钱谦益《序》:“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:抽黄对白,肥皮厚肉,其失也靡;标新竖异,牛鬼蛇神,其失也纤。”
  • 别出手眼

    [拼音] bié chū shǒu yǎn
    [释义]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。
    [出处] 郑振铎《插图本中国文学史》第六章二:“卓吾所着书,于上下数千年之间,别出手眼,在思想界上势力甚大。”
  • 别居异财

    [拼音] bié jū yì cái
    [释义] 指另立门户,各蓄家产。
    [出处] 清 薛福成《出使四国日记 光绪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》;“子既娶妇,与父母别居异财,甚者不相闻问。”
  • 兵无常形

    [拼音] bīng wú cháng xíng
    [释义] 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。指办事要因时、因地制宜,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
    [出处] 《孙子 计》“兵者,诡道也”三国 魏 曹操注:“兵无常形,以诡诈为道。”
  • 冰销雾散

    [拼音] bīng xiāo wù sàn
    [释义]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。
    [出处] 唐 康骈《剧谈录 郭鄩见穷鬼》:“鄩复问云:‘彼之聚敛丰盈,何以遽令散去?’云:‘先得计于安品子,其余冰销雾散。’”
  • 冰消云散

    [拼音] bīng xiāo yún sàn
    [释义]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。
    [出处] 续范亭《三年不言之言》:“我看当时的情况,好象阎长官满肚子的勇气,被郭宗汾的这一席话,说得冰消云散了。”
  • 剥极将复

    [拼音] bō jí jiāng fù
    [释义] 剥卦阴盛阳衰,复卦阴极而阳复。比喻物极必反,否极泰来。
    [出处] 清 沉德潜《说诗晬语》卷上:“隋炀帝艳情篇什,同符后主,而边塞诸作,铿然独异,剥极将复之候也。”
  • 擘两分星

    [拼音] bò liǎng fēn xīng
    [释义]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。比喻准确清楚。两,较小的重量单位;
    [出处] 元 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三折:“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,说一段从头的至尾。”
  • 波流茅靡

    [拼音] bō liú máo mǐ
    [释义] 随波逐流,随风而倒。比喻胸无定见,趋势而行。
    [出处] 《明史 赵炳然传》:“世宗朝,璁、萼、言、嵩相继用事,六卿之长不得其职。大都波流茅靡,淟涊取容。”
  • 拨乱济危

    [拼音] bō luàn jì wēi
    [释义]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
    [出处] 晋·龚壮《上李寿封事》:“管、蔡既兴,谗谀滋蔓,大义灭亲,拨乱济危。”
  • 拨乱为治

    [拼音] bō luàn wéi zhì
    [释义] 犹拨乱反治。指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    [出处] 清 王士禛《池北偶谈 谈故一 土鲁番表文》:“皇上拨乱为治,如月恒之无不临。”
  • 不步人脚

    [拼音] bù bù rén jiǎo
    [释义] 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。比喻不因循守旧。
    [出处] 明 李贽《又与从吾》:“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,虽千古未见其比,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,下笔不作寻常语,不步人脚故耳。”
  • 步斗踏罡

    [拼音] bù dòu tà gāng
    [释义] 见“步罡踏斗”。
    [出处] 明·无名氏《李云卿》第四折:“书符咒水,全无作用,步斗踏罡,专一胡躧。”
  • 不分玉石

    [拼音] bù fēn yù shí
    [释义] 指无有区别,同归于尽。参见“玉石俱焚”。
    [出处] 清 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向非君侯来,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。”
  • 不瞽不聋

    [拼音] bù gǔ bù lóng
    [释义] 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
    [出处] 语出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九六引《慎子》逸文:“谚云:不聪不明,不能为王;不瞽不聋,不能为公。”
  • 不禁不由

    [拼音] bù jīn bù yóu
    [释义] 指不由自主。
    [出处] 《儿妇英雄传》第十六回:“果然引动了那老头儿的满肚皮牢骚,不必等人盘问。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悬河的讲将起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