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笔老墨秀

    [拼音] bǐ lǎo mò xiù
    [释义] 指笔姿老到而墨韵清秀。
    [出处] 明 宋濂《跋东坡书〈乳泉赋〉后》:“李侍郎微之,谓笔老墨秀,挟海上风涛之气,当为海内苏书第一,诚知言也。”
  • 比肩而事

    [拼音] bǐ jiān ér shì
    [释义] 比肩:并肩;事:侍奉。肩并肩做事。指共事
    [出处] 宋·苏轼《范增论》:“方羽杀卿子冠军,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,君臣之分未定也。”
  • 笔枪纸弹

    [拼音] bǐ qiāng zhǐ dàn
    [释义] 指用笔墨文章作为论战的武器
    [出处] 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“笔杆暴动”》:“现代很流行的用语,指笔和书报为‘笔枪纸弹’。”
  • 匕首投枪

    [拼音] bǐ shǒu tóu qiāng
    [释义] 匕首:短剑。比喻短小犀利击中要害的文章
    [出处] 茅盾《联系实际·学习鲁迅》:“除了匕首、投枪,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,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。”
  • 不相违背

    [拼音] bù xiāng wéi bèi
    [释义] 指不会互相不符
    [出处] 毛泽东《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》:“结束其传统的对外妥协,对内用兵、对民压迫的错误政策,将国民党引导到和人民愿望不相违背的地位。”
  • 不荤不素

    [拼音] bù hūn bù sù
    [释义] 荤:指鱼肉类食品。形容不上不下,不成样子
    [出处]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26回:“教他奴才好藉口,你放在家里,不荤不素,当做甚么人儿看成?”
  • 本盛末荣

    [拼音] běn shèng mò róng
    [释义] 本:指树根;末;指树梢;荣:草木茂盛。树根发达,枝叶才能繁茂。指对待事物要看重根本
    [出处] 汉·班固《泗水亭碑铭》:“源清流洁,本盛末荣。”
  • 百里异习

    [拼音] bǎi lǐ yì xí
    [释义] 异:不相同;习:风俗习惯。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
    [出处] 春秋·齐·晏婴《晏子春秋·问上》:“百里而异习,千里而殊俗。”
  • 班师振旅

    [拼音] bān shī zhèn lǚ
    [释义] 班:还、回;师:军队;振:整理;旅:军队。撤回军队,进行整顿
    [出处] 《尚书·大禹谟》:“禹拜昌言,曰:‘俞。’班师振旅。”
  • 兵在其颈

    [拼音] bīng zài qí jǐng
    [释义] 刀已架在脖子上。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
    [出处] 《国语 周语中》:“兵在其颈,不可久矣。”
  • 不牧之地

    [拼音] bù mù zhī dì
    [释义] 牧:放牧牲畜。不能牧养牛马的地。指荒地
    [出处] 汉 桓宽《盐铁论 论功》:“不牧之地,不羁之民。”
  • 抱瓮出灌

    [拼音] bào wèng chū guàn
    [释义] 抱着水瓮去灌溉。比喻费力多而收效少。
    [出处] 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凿隧而入井,抱瓮而出灌。”
  • 倍道而进

    [拼音] bèi dào ér jìn
    [释义] 倍:加倍;道:行程。形容加快速度前进。
    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1回:“曹兵闻失兖州,必然倍道而进,待其过半,一击可擒也。”
  • 避害就利

    [拼音] bì hài jiù lì
    [释义] 就:接近、走向。躲开有害的,接近有利的条件。
    [出处] 《吴子·图国第一》:“谋者,所以避害就利。”
  • 变色易容

    [拼音] biàn sè yì róng
    [释义] 变、易:改变。色、容:脸色、表情。形容惊惶失措的神情。
    [出处] 《战国策·秦策·范睢说秦王》:“是日见范睢,见者无不变色易容。”
  • 拨云撩雨

    [拼音] bō yún liáo yǔ
    [释义]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。
    [出处] 元 刘致《一枝花 罗帕传情》套曲:“用一张助才情砑粉泥金纸,写就那诉离情拨云撩雨词。”
  • 薄命佳人

    [拼音] bó mìng jiā rén
    [释义] 薄命:福薄命苦。福薄命苦的美女。
    [出处] 元·洪希文《书美人图》:“可怜前代汗青史,薄命佳人类如此。”
  • 不断如带

    [拼音] bù duàn rú dài
    [释义] 犹不绝如缕。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、气息等低沉微弱、时断时续。
    [出处] 《新唐书 韩愈传赞》:“自晋汔隋,老佛显行,圣道不断如带。”
  • 班师得胜

    [拼音] bān shī dé shèng
    [释义] 班:还。军队出征,得胜而归。明·无名氏《破天阵》三折:“将颜洞宾活捉拿,把韩延寿首级剽,班师得胜人欢乐,三军踊跃。”
    [出处] 明·无名氏《破天阵》三折:“将颜洞宾活捉拿,把韩延寿首级剽,班师得胜人欢乐,三军踊跃。”
  • 抱火寝薪

    [拼音] bào huǒ qǐn xīn
    [释义] 抱火:捧着火种;寝薪:睡在柴草堆上。比喻危机潜伏,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。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。
    [出处] 汉 贾谊《上陈政事疏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,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