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卬头阔步

    [拼音] áng tóu kuò bù
    [释义] 指抬头大步前行。
    [出处] 宋梅尧臣《十九日出曹门见水牛拽车》诗:“卬头阔步尘蒙蒙,不似缓耕泥洦洦。”
  • 鳌掷鲸呿

    [拼音] áo zhì jīng fēn
    [释义] 见“鳌掷鲸吞”。
    [出处] 清·宋荦《漫堂说诗》三:“至于杜之海涵地负,韩之鳌掷鲸呿,尚有所未逮。”
  • 爱口识羞

    [拼音] ài kǒu shí xiū
    [释义] 爱:吝惜。指怕羞而难以出口说话
    [出处] 明 天然痴叟《石点头 潘文子契合鸳鸯冢》:“这事关系你终身,肯与不肯,明白说出,莫要爱口识羞,两相耽误。”
  • 安其所习

    [拼音] ān qí suǒ xí
    [释义] 安:习惯于。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。指习惯对人的制约
    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艺文志》:“安其所习,毁所不见。”
  • 安于所习

    [拼音] ān yú suǒ xí
    [释义] 安:习惯于。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。指习惯对人的制约
    [出处] 明 袁宏道《叙梅子马王程稿》:“人情安于所习,故虽至美,亦以至恶掩也。”
  • 案堵如故

    [拼音] àn dǔ rù gù
    [释义] 案堵:同“安堵”,安居。形容秩序良好,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
    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诸吏人皆案堵如故。”
  • 聱牙诎曲

    [拼音] áo yá qū qū
    [释义] 形容文辞艰涩难读
    [出处] 清 钱谦益《题归太仆文集》:“推公之意,其必以聱牙诎曲不识字句者为古耶?”
  • 鞍不离马,甲不离身

    [拼音] ān bù lí mǎ,jiǎ bù lí shēn
    [释义] 甲:铠甲,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。马不卸鞍,人不解甲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。
    [出处] 唐《敦煌变文集·卷一·汉将王陵变》:“鞍不离马背,甲不离将身。”
  • 避俗趋新

    [拼音] bì sú qū xīn
    [释义]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
    [出处] 叶圣陶《未厌集 苦辛》:“‘拜年’有什么意义呢?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。于是相率不‘拜年’,表示避俗趋新。”
  • 百代文宗

    [拼音] bǎi dài wén zōng
    [释义] 宗:被人所效法的人物。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。
    [出处] 《晋书 陆机陆云传论》:“远超枚(枚乘)马(司马相如),高蹑王(王粲)刘(刘桢),百代文宗,一人而已。”
  • 笔耕砚田

    [拼音] bǐ gēng yàn tián
    [释义] 比喻从事脑力劳动,以读写为业。
    [出处] 南朝 梁 任昉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既笔耕为养,亦佣书成学。”
  • 不知端倪

    [拼音] bù zhī duān ní
    [释义] 端倪:头绪。不知头绪。
    [出处] 战国 宋 庄周《庄子 大宗师》:“反复终始,不知端倪。”
  • 奔走如市

    [拼音] bēn zǒu rú shì
    [释义] 走:跑。市:集市。形容为某种目的而奔忙、活动的人很多。
    [出处] 《古今小说·沈小霞相会出师表》:“由是不肖之人,奔走如市,科道衙门,皆其心腹牙爪。”
  • 避毁就誉

    [拼音] bì fuǐ jiù yù
    [释义] 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。
    [出处] 《墨子 耕柱》:“且翟(墨翟)闻之:‘为义非避毁就誉。’支之苟道,受枉何伤?”
  • 鞭长驾远

    [拼音] biān cháng jià yuǎn
    [释义] 指路途遥远。
    [出处] 清 魏源《严公神道碑铭》:“故自古梁州自为一道……距省会远者或二千里,鞭长驾远,稂莠丰茂。”
  • 白话八股

    [拼音] bái huà bā gǔ
    [释义] 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。比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。
    [出处] 鲁迅《南腔北调 “论语一年”》:“ 说是《论语》办到一年了,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。这实在好像出了‘《学而》一章’的题目,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。”
  • 百宝万货

    [拼音] bǎi bǎo wàn huò
    [释义] 指大量珍宝财物。
    [出处] 清 龚自珍《尊隐》:“天下法宗礼,族归心,鬼归祀,大川归道,百宝万货,人功精英,不翼而飞,府于京师。”
  • 百世一人

    [拼音] bǎi shì yī rén
    [释义] 指极难得的人才。
    [出处] 宋 苏轼《祭司马君实文》:“百世一人,千载一时,惟时与人,鲜偶常奇。”
  • 笔底春风

    [拼音] bǐ dǐ chūn fēng
    [释义] 形容绘画、诗文生动,如春风来到笔下。
    [出处] 元 黄溍《瑶池春宴图》诗:“西飞青雀几时还,贝阙琳宫缥缈间,笔底春风殊未老,蟠桃积核已如山。”
  • 笔歌墨舞

    [拼音] bǐ gē mò wǔ
    [释义] 指文笔奇妙精采。
    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四回:“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,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