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mó lì yǐ xū
[释义] 见“摩厉以须”。
[出处] 唐·白居易《重序》:“盖示余勇,摩砺以须我耳。”
[拼音] mó lì yǐ xū
[释义] 亦作“磨砺以须”。谓磨刀以待。比喻作好准备,等待时机。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3回:“檄文到日,磨厉以须,车马临时,市肆勿变。”
[拼音] mò tū bù qián
[释义] 见“墨突”。
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孔席不暖,墨突不黔。”
[拼音] móu wú yí ér
[释义] 遗谞:才智不足之处。所设计谋没有不足之处。形容计谋周密,十分稳妥。
[出处] 晋·陆机《辩士论》:“骆统、刘基强谏以补过,谋无遗谞,举不失策。”
[拼音] mù hóu yī guàn
[释义] 同“沐猴而冠”。
[出处] 元·无名氏《十探子》第二折:“你这等人,乃沐猴衣冠之辈,马牛襟裾之材。”
[拼音] mù nì ér sòng
[释义] 逆:迎。目逆:眼睛迎着当面走过来的人。眼睛注视着迎来,注视着送走。形容对所见的人十分关注或敬佩。
[出处]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桓公元年》:“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,目逆而送之,曰:‘美而艳。’”
[拼音] mù tiǎo xīn yǔ
[释义] 眉目传情,内心相许。
[出处] 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杂裾垂髾,目窕心与。”
[拼音] mù yàn fǔ yú
[释义] 见“幕燕鼎鱼”。
[出处] 《时敏报·美人禁工新约平议》:“前程正未可量,又何事依人苟安,为幕燕釜鱼之计也乎?”
[拼音] móu fū kǒng duō
[释义] 指谋划的人很多。孔,很。
[出处] 《诗 小雅 小旻》:“谋夫孔多,是用不集。”
[拼音] mù xiǔ bù diāo
[释义] 朽:烂;雕:雕刻。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上进,不可造就
[出处] 《九州春秋》:“夫木朽不雕,世衰难佐,将军虽欲委忠难佐之朝,雕画朽败之木,犹逆坂而走丸,必不可也。”
[拼音] mù hóu ér guàn
[释义]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。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。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
[出处] 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会宴》:“项王乃是木猴而冠,不足谋天下矣。”
[拼音] mù bù jǐ shì
[释义] 给:供给。眼睛来不及观赏。形容景物又美又多
[出处] 宋·周邦彦《汴都赋》:“沉沙栖陆,异域所至,殊形妙状,目不给视,无所不有。”
[拼音] mín wú jiào lèi
[释义] 噍类:指能吃东西的动物,特指活人。老百姓没有活路了
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尝攻襄城,襄城无噍类,所过无不残灭。”
[拼音] mén xīn qīng yè
[释义] 扪:摸;清:寂静。指深夜不眠,进行自我反省
[出处] 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21回:“试问他:‘扪心清夜,衾影里,羞也么咦?’”
[拼音] máng xié zhú zhàng
[释义] 芒鞋:草鞋。穿着草鞋,拿着竹杖
[出处] 唐·贯休《寒月送玄道士入天台》:“芒鞋竹杖寒冻时,玉霄忽去非有期。”
[拼音] máng cì zài gōng
[释义] 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
[出处] 前蜀·杜光庭《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》:“常怀再造之恩,未答自天之泽,兢忧度日,芒刺在躬。”
[拼音] mǐn miǎn cóng shì
[释义] 黾勉:努力。努力工作
[出处] 《诗经·小雅·十月之交》:“黾勉从事,不敢告劳》”
[拼音] mào lín shēn huáng
[释义] 深篁:丛生的竹林。茂密高大的树林竹丛
[出处] 清·顾禄《桐桥倚焯录》第一卷:“虎丘山绝岩耸壑,茂林深篁,为江左丘壑之表。”
[拼音] mài yù yù guān
[释义] 狱:讼事;鬻:卖。收受贿赂,出卖官职爵位,徇私枉法
[出处] 《北史·魏咸阳王坦传》:“虽禄厚位尊,贪求滋甚,卖狱鬻官,不知纪极。”
[拼音] mǐ huàn wú xíng
[释义] 弭:清除。在祸患尚未形成之前就予以消除
[出处]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五回:“现在外国人已无话说,足见他能够弭患无形,办事切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