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面折廷诤

    [拼音] miàn shé tíng zhèng
    [释义] 见“面折廷争”。
    [出处] 章炳麟《变法箴言》:“争变法者,吾未见其有面折廷诤、千人皆靡者也。”
  • 面折庭争

    [拼音] miàn shé tíng zhēng
    [释义] 见“面折廷争”。
    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每朝会议,开陈其端,使人主自择,不肯面折庭争。”
  • 盲翁扪籥

    [拼音] máng wēng mén yuè
    [释义] 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。
    [出处] 宋 苏轼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状如铜槃。’扣槃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锺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光如烛。’扪烛而得其形,他日揣籥以为日也。日之与锺籥亦远矣,而眇者不知其异,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。”
  • 枚速马工

    [拼音] mǎ gōng méi sù
    [释义] 工:工巧;速:速度快。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,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。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。
    [出处] 《汉书 枚乘传》:“为文疾,受诏辄成,故所赋者多;司马相如善为文而迟,故所作少而善于皋。”
  • 卖官鬻狱

    [拼音] mài guān yù yù
    [释义] 谓收受贿赂,出卖官爵,枉法断狱。
    [出处] 《元史·耶律楚材传》:“今任使非人,卖官鬻狱,囚系非辜者多。”
  • 卖俏迎奸

    [拼音] mài qiào yíng jiān
    [释义] 见“卖俏行奸”。
    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1回:“这阎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顺,轻怜重惜,卖俏迎奸,引乱这婆娘的心。”
  • 买上嘱下

    [拼音] mǎi shàng zhǔ xià
    [释义] 见“买上告下”。
    [出处] 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三回:“当下龚正寻个相识,将些银两,替王庆到营差拨处买上嘱下的使用了。”
  • 慢条丝礼

    [拼音] màn tiáo sī lǐ
    [释义] 见“慢条斯理”。
    [出处]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1回:“你问他,我去时还在厨房里雌着,等他慢条丝礼儿才和面儿。”
  • 门不夜关

    [拼音] mén bù yè guān
    [释义] 形容社会安宁,风气良好。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郑子产传》:“子产为相三年,门不夜关,道不拾遗。”
  • 门不夜扃

    [拼音] mén bù yè jiōng
    [释义] 见“门不夜关”。
    [出处]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东夷传论》:“及施八条之约,使人知禁,遂乃邑无淫盗,门不夜扃。”
  • 扪虱而言

    [拼音] mén shī ér yán
    [释义] 扪:摸。一面用手捉虱子,一面谈话。形容不拘细节,随便谈话。亦作“扪虱而谈”、“扪虱倾谈”。
    [出处] 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王猛传》:“桓温入关,猛被褐而诣之,一面谈当世之事,扪虱而言,旁若无人。”
  • 梦断魂劳

    [拼音] mèng duàn hún láo
    [释义] 睡梦中也在思想着,弄得神魂不宁。亦作“梦断魂消”。
    [出处] 元·王元和《小桃红·题情》:“又不敢对着人明明道,只落的梦断魂劳。”
  • 弥日累夜

    [拼音] mí rì lèi yè
    [释义] 连日连夜,夜以继日。
    [出处]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遂留共语,弥日累夜。”
  • 弥山亘野

    [拼音] mí shān gèn yě
    [释义] 满山遍野。
    [出处] 宋·洪迈《容斋随笔·王蕊杜鹃》:“二花在江东弥山亘野,殆与榛莽相似。”
  • 靡所适从

    [拼音] mí suǒ shì cóng
    [释义] 不知何所依从。
    [出处] 明·张居正《请裁定宗藩事例疏》:“或拟议不定,靡所适从。”
  • 命世之才

    [拼音] mìng shì zhī cái
    [释义] 原指顺应天命而降世的人才。后多指名望才能为世人所重的杰出人才。亦作“命世之英”、“命世之雄”。
    [出处] 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贾谊、亚夫之徒,皆信命世之才,抱将相之具。”
  • 明扬仄陋

    [拼音] míng yáng zè lòu
    [释义] 见“明扬侧陋”。
    [出处] 汉·曹操《求贤令》:“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,唯才是举,吾得而用之。”
  • 鸣钟列鼎

    [拼音] míng zhōng liè dǐng
    [释义] 汉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击钟鼎食,连骑相过。”钟,打击乐器,泛指一般乐器;鼎,盛物食器。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,眼前列着鼎器,后因用“鸣钟列鼎”或“鸣钟食鼎”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。
    [出处]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击钟鼎食,连骑相过。”
  • 鸣钟食鼎

    [拼音] míng zhōng shí dǐng
    [释义] 见“鸣钟列鼎”。
    [出处] 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击钟鼎食,连骑相过。”
  • 摩厉以需

    [拼音] mó lì yǐ xū
    [释义] 见“摩厉以须”。
    [出处] 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朱佩茞》:“媳妇有妖胎,会将摩厉以需,毋复聒之使不安静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