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毛举细事

    [拼音] máo jǔ xì shì
    [释义] 毛举:列举琐碎的事情。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,加以责难或攻击
    [出处] 宋·陈亮《论励臣之道》:“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,毛举细事,以乱大谋。”
  • 毛发皆竖

    [拼音] máo fà jiē shù
    [释义] 竖:直立。汗毛和头发都竖立起来。形容极度恐惧、紧张的样子
    [出处]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六回:“猛然间听的呼呼风响,杨忠觉得毛发皆竖,连忙起身,手掣宝剑。”
  • 目眩神迷

    [拼音] mù xuàn shén mí
    [释义] 眩:眼花。眼花缭乱,心神不定。形容看到某种景象令人吃惊的样子
    [出处]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回:“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,有金银的,五光十色,目眩神迷,顿时吓得出神。”
  • 目空天下

    [拼音] mù kōng tiān xià
    [释义] 比喻目中无人、狂妄或自负之甚
    [出处] 清·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隋炀帝》:“则亿而中,为而成,心无顾恤而目空天下。”
  • 目大不睹

    [拼音] mù dà bù dǔ
    [释义] 睹:看。眼睛很大却看不见东西。形容徒具形式
    [出处]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山木》:“此何鸟哉?翼殷不逝,目大不睹,蹇裳躩步,执弹而留之。”
  • 目不妄视

    [拼音] mù bù wàng shì
    [释义] 妄:胡乱。不随便乱看。形容遵守礼制
    [出处] 《仙传拾遗·杨通幽》:“护气希言,目不妄视,绝声利,远嚣尘,则可以凌三届,登太清矣。”
  • 名书竹帛

    [拼音] míng shū zhú bó
    [释义] 书:书写,记载;竹帛:史书。把名字留在史书上。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
    [出处]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任贤》:“昔李陵,提步卒五千,不免身降匈奴,尚得名书竹帛。”
  • 名士夙儒

    [拼音] míng shì sù rú
    [释义] 名士:有名的人;夙儒:有学问的人。知名人士和老学者
    [出处] 《新唐书·萧复传》:“复衣垢弊,居一室,学自力,非名士夙儒不与游。”
  • 名卿巨公

    [拼音] míng qīng jù gōng
    [释义] 有名声的权贵
    [出处] 宋·欧阳修《序》:“自明道、景佑以来,名卿巨公,往往见于余文矣。”
  • 名门右族

    [拼音] míng mén yòu zú
    [释义] 名门:有声望的豪门。有声望的世族之家
    [出处] 宋·朱熹《小学·嘉言》:“余见名门右族……莫不由子孙顽率奢傲以覆坠之。”
  • 名垂百世

    [拼音] míng chuí bǎi shì
    [释义] 垂:流传下去。好名声流传后代
    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7回:“命终三纪,名垂百世。”
  • 芒然自失

    [拼音] máng rán zì shī
    [释义] 芒然:模糊不清。若有所失而又不知所以的样子
    [出处]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说剑》:“此天子之剑也。文王芒然自失。”
  • 芒刺在身

    [拼音] máng cì zài shēn
    [释义] 芒刺:谷类壳上的细刺。好像有芒刺扎在身上。形容心中内心惶恐,坐立不安
    [出处] 柳青《创业史》第13章:“他觉得那个姓周的在背后盯住他,使他有如芒刺在身,脊梁骨痒痒,可又不敢回头。”
  • 没身不忘

    [拼音] mò shēn bù wàng
    [释义] 没身:终身。一辈子不能忘记
    [出处] 宋·陈亮《众祭孙冲季文》:“失声而号,痛裂肺肠。何以尉子?没身不忘。”
  • 妙绝一时

    [拼音] miào jué yī shí
    [释义] 妙:美妙。指佳妙不是同时人所能及的
    [出处] 宋·周禈《清波杂志》第12卷:“笔墨简远,妙绝一时。”
  • 闷在鼓里

    [拼音] mèn zài gǔ lǐ
    [释义] 被包在鼓里面。比喻受人蒙蔽,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
    [出处]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18章:“坐井观天,闷在鼓里,怎么行?”
  • 没情没绪

    [拼音] méi qíng méi xù
    [释义] 情绪低落的样子
    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八卷:“崔宁到家中,没情没绪,走进房中,只见浑家坐在床上。”
  • 命在朝夕

    [拼音] mìng zài zhāo xī
    [释义] 命:生命。生命就在早晚之间。形容生命垂危
    [出处]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素愚,加以年老被病,命在朝夕,随使君上道,必死道路。”
  • 明鉴万里

    [拼音] míng jiàn wàn lǐ
    [释义] 明:眼睛亮;鉴:洞察。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。形容人料事准确,识见高明
    [出处]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9回:“谭道台昨夜筹画,果然明鉴万里。”
  • 茅屋草舍

    [拼音] máo wū cǎo shě
    [释义] 用茅草修建的房子。形容住宿条件简陋
    [出处]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24回:“茅屋草舍,掌柜的不要见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