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lán zhì huì xīn
[释义] 形容美丽而聪明。
[出处] 唐·王勃《七夕赋》:“金声玉韵,蕙心兰质。”
[拼音] lǎo pí dāng dào
[释义]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。
[出处] 《北史·王罴传》:“罴除华州剌史……便袒身露髻徒跣,持一白棒,大呼而出,谓曰:‘老罴当道卧,貉子那得过!’敌见,惊退。”
[拼音] liè tǔ fēng jiāng
[释义] 列:同“裂”;封疆:划定疆界。帝王将土地分封给大臣。
[出处] 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方制海内非为王子,列土封疆非为诸候,皆以为民也。”
[拼音] léi xiè zhī yōu
[释义] 缧绁:捆绑犯人的绳子。引申为囚禁。被囚禁的忧虑。指有坐牢的危险。
[出处] 鲁迅《通信》:“逃掉了五色旗下的‘铁窗斧钺风味’,而在青天白日之下又有‘缧绁之忧’了。”
[拼音] liù chū fēn fēi
[释义] 六出:雪花六角,因别称“六出”。大雪纷纷。
[出处]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:“凡草木花多五出,雪花独六出。”
[拼音] liǎng gǔ xiāng fú
[释义] 两个瞎子互相搀扶。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帮助。
[出处]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五:“两瞽相扶,不伤墙木,不陷井穽,则其幸也。”
[拼音] lǎng lǎng qián kūn
[释义] 朗朗:明朗、清亮;乾坤:原是《周易》中的两个卦名,这里指天地、世界等。形容政治清明,天下太平。
[出处] 元·李文慰《燕青博鱼》第一折:“清平世界,浪荡乾坤,你怎么当街里打人。”
[拼音] liè tǔ fēn máo
[释义] 古代分封诸侯时,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,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。
[出处] 《尚书 禹贡》:“厥贡惟土五色。”孔颖达疏:“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,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,使归国立社……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,其割土与之时,苴以白茅,用白茅裹土与之。
[拼音] lòu chén chuī yǐng
[释义] 吹影子,刻尘土。比喻工艺精细到不见形迹。
[出处] 《关尹子·一宇》:“言之如吹影,思之如镂尘,圣智造迷,鬼神不识。”
[拼音] làng yuàn qióng lóu
[释义] 阆:空旷,宽阔;琼:赤色玉。广大的园林,华美的楼阁。传说中的神仙住处。也指皇帝贵族的宫苑。
[出处]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1回:“里面阆苑琼楼,奇花异草,奥妙非常。”
[拼音] luán gē fèng wǔ
[释义] 比喻美妙的歌舞。
[出处] 《山海经 大荒南经》:“爰有歌舞之鸟,鸾鸟自歌,凤鸟自舞。”
[拼音] luán gū fèng zhī
[释义] 比喻夫妻离散。也比喻人失偶孤居。
[出处] 元 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四折:“吕温侯鸾孤凤只,烦恼杀情分两处旧娇妻。”
[拼音] lòu xiàng dān piáo
[释义] 陋:简陋,窄小;箪: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。住在陋巷里,用箪吃饭,用瓢喝水。形容生活极为穷苦。
[出处]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雍也》:“一箪事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”
[拼音] lěi tǔ zhì shān
[释义] 比喻由小到大,积少成多。
[出处]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九十卷:“累丝至疋,累土至山,累业至圣,累灵至真,故万里之涉累足乃达。”
[拼音] mèn hú lú
[释义] 比喻难以猜破的哑谜,或难以弄清楚的事情
[出处] 鲁迅《彷徨·肥皂》:“这是什么闷胡卢,没头没脑的。”
[拼音] méi méi méi yǎn
[释义] 眉目不清,形容一塌糊涂的样子。也指没有脸面
[出处] 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二部第五章:“上面是扳鳌抓角的桥亭,已经多年没有修理,金碧彩画全着尘土糊得没眉没眼。”
[拼音] miè lún bèi lǐ
[释义] 指违背道德和伦理
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4回:“备闻襄公淫妹之事,默然自叹:‘似此蔑伦悖理,禽兽不如。”
[拼音] mián lì bó cái
[释义] 力量小,没有什么才能
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严助传》:“越人绵力薄材,不能陆战。”
[拼音] miáo tóu huà jiǎo
[释义] 比喻刻意模仿,毫无新意
[出处] 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三卷:“阮亭之意,必欲其描头画角若明七子,而后谓之窥盛唐乎?”
[拼音] miǎo miǎo máng máng
[释义] 辽阔无际的样子,也指模糊不清楚
[出处] 明 刘基《六幺令》词:“追寻畴者,愁如流水,渺渺茫茫趁潮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