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lián zhī tóng qì
[释义] 《吕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体而两分,同气而异息。”旧题汉苏武《诗》之一:“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”后以“连枝同气”比喻同胞兄弟姐妹或情如兄弟的亲密关系。
[出处] 《吕氏春秋·精通》:“故父母之于子也,子之于父母也,一体而两分,同气而异息。”旧题汉苏武《诗》之一:“况我连枝树,与子同一身。”
[拼音] liàng cái lù yòng
[释义] 见“量才录用”。
[出处] 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诛妖檄文》:“尔等果能悔悟来归,定然量材录用。”
[拼音] liàng jīn mǎi fù
[释义] 汉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序:“孝武皇帝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,别在长门宫,愁闷悲思。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,天下工为文,奉黄金百斤,为相如、文君取酒,因于解悲愁之辞。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,陈皇后复得亲幸。”后以“量金买赋”谓文章价值之高。
[出处] 汉·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序:“孝武皇帝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,别在长门宫,愁闷悲思。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,天下工为文,奉黄金百斤,为相如、文君取酒,因于解悲愁之辞。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,陈皇后复得亲幸。”
[拼音] liàng rù jì chū
[释义] 见“量入为出”。
[出处] 《新唐书·苏颋传》:“颋尚简静,重兴力役,即募戍人,输雇直,开并置炉,量入计出。”
[拼音] liào dí rū shén
[释义] 料:预料。形容对敌方活动预料非常准确。
[出处] 《旧唐书 郭子仪传》:“故太尉、兼中书令、上柱国、汾阳郡王、尚父子仪,天降人杰,生知王佐,训师如子,料敌如神。”
[拼音] liè tǔ fēn máo
[释义] 谓受封为诸侯。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,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,象征土地和权力,称为“列土分茅”。
[出处] 元·郑光祖《三战吕布》第一折:“军前累立功劳大,列土分茅受大封。”
[拼音] lín wēi bù náo
[释义] 挠:屈,折。遇到危险时并不屈服。形容英勇坚贞。
[出处] 《周书·李棠柳桧传论》:“李棠、柳桧并临危不挠,视死如归,其壮志贞情,可与青松白玉比质也。”
[拼音] lín xià fēng zhì
[释义] 同“林下风气”。
[出处] 《宣和书谱·妇人薛涛》:“妇人薛涛,成都倡妇也。以诗名利时,虽失身卑下,而有林下风致,故词翰一出,则人争传以为玩。”
[拼音] líng xiāo zhī zhì
[释义] 凌霄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
[出处] 《晋书 慕容垂载记》:“遇风尘之会,必有凌霄之志。”
[拼音] liǔ jiē huā xiòng
[释义]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。同“柳巷花街”。
[出处] 清 李渔《蜃中楼 双订》;“收藏,情随物赠,休掷在柳街花巷;更莫向人前夸示,卖弄轻狂。”
[拼音] liú láng qián dù
[释义] 诗文中以之称去而复来的人。
[出处] 南朝 宋 刘义庆《幽明录》载:东汉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遇仙,归来已是晋代。后刘等重访天台山,旧踪渺然。
[拼音] liú shuǐ yóu lóng
[释义] 语本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,仓头衣绿褠,领袖正白,顾视御者,不及远矣。”后因以“流水游龙”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。
[出处] 语出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上·明德马皇后》:“前过濯龙门上,见外家问起居者,车如流水,马如游龙,仓头衣绿褠,领袖正白,顾视御者,不及远矣。”
[拼音] liù tōng sì dá
[释义] 犹四通八达。
[出处]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49卷:“今谓明义各自为宜,少多非为定准,如六通四达,岂止三耶!”
[拼音] liú xīng chè diàn
[释义] 见“流星飞电”。
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0回:“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,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。”
[拼音] liú yí shī suǒ
[释义] 犹言流离失所。
[出处] 《清史稿·世祖纪》:“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,有司礼送京师,加恩畜养。”
[拼音] liǔ yíng huā zhèn
[释义] 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。
[出处] 元 吴昌龄《端正好 美妓》套曲:“厮陪奉娇香腻粉,喜相逢柳营花阵。”
[拼音] lóng huà hǔ biàn
[释义] 《易·革》:“大人虎变,其文炳也。”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“(孔子)谓弟子曰:‘鸟,吾知其能飞;鱼,吾知其能游;兽,吾知其能走。走者可以为罔,游者可以为纶,飞者可以为矰。至于龙,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。’”后因以“龙化虎变”比喻变化莫测。
[出处] 《易·革》:“大人虎变,其文炳也。”《史记·老子韩非列传》“(孔子)谓弟子曰:‘鸟,吾知其能飞;鱼,吾知其能游;兽,吾知其能走。走者可以为罔,游者可以为纶,飞者可以为矰。至于龙,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。’”
[拼音] lóng pán fèng zhù
[释义] ①喻山势雄壮蜿蜒。指王者的气象。②喻书法笔势飞动貌。
[出处] 后晋·沈昫《旧唐书·玄宗纪》:“初,上皇亲拜五陵,至桥陵,见金粟山有龙盘凤翥之势。”
[拼音] lóng shēng jiǔ zhǒng
[释义] 见“龙生九子”。
[出处]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3回:“行者道:‘一夫一妻如何生此九个杂种?’敖顺道:‘从所谓龙生九种,各种有别。’”
[拼音] lóng téng hǔ xiào
[释义] 声势壮盛貌。
[出处] 明·陈子龙《望下邳作七言古》:“龙腾虎啸势莫当,谁知芒肠云飞扬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