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惊耳骇目

    [拼音] jīng ěr hài mù
    [释义]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。
    [出处]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幽明录》:“须臾,云晦雷发,惊耳骇目。”
  • 惊魂夺魄

    [拼音] jīng hún duó pò
    [释义]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,震动很大。
    [出处]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当一个文化熟到了稀烂的时候,人们会麻木不仁的把惊魂夺魄的事情与刺激放在一旁,而专意到吃喝拉撒中的小节目上去。”
  • 惊魂丧魄

    [拼音] jīng hún sàng pò
    [释义] 形容十分恐惧。
    [出处] 明·李贽《四书评·论语·季氏》:“使季孙闻之,不惊魂丧魄也哉!”
  • 井井有方

    [拼音] jǐng jǐng yǒu fāng
    [释义] 形容有条理有办法。
    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7卷:“孝基条分理析,井井有方。”
  • 敬老慈少

    [拼音] jìng lǎo cí shǎo
    [释义] 见“敬老慈幼”。
    [出处] 宋·陈亮《蔡元德墓碣铭》:“敬老慈少,使诡猾暴横者不得自肆,平民安之,而官事赖以省。”
  • 惊涛巨浪

    [拼音] jīng tāo jù làng
    [释义] 同“惊涛骇浪”。
    [出处] 清·李调元《大风渡黄河歌》:“我闻黄河天上来,惊涛巨浪相喧豗。”
  • 惊涛怒浪

    [拼音] jīng tāo nù làng
    [释义] 同“惊涛骇浪”。
    [出处] 宋·韩拙《论观画别识》:“巅崖峻壁之间,一水飞出,如练千尺悬洒于万仞之下,有惊涛怒浪,涌竑腾沸,喷溅漂流。”
  • 鲸吞虎噬

    [拼音] jīng tūn hǔ shì
    [释义] 像鲸鱼和老虎一样吞食。多比喻吞并土地财物。宋·范仲淹《上执政书》:“前代乱离,鲸吞虎噬,无卜世卜年之意,故斯道久缺,反为不急之务。”明·张景《飞丸记·明廷张胆》:“他谋多中伤,威权明仗,鲸吞虎噬,谁敢拦挡?”清·徐芳《诺皋广志·寒空僧》:“先君子常言以桥
    [出处] 宋·范仲淹《上执政书》:“前代乱离,鲸吞虎噬,无卜世卜年之意,故斯道久缺,反为不急之务。”
  • 敬贤重士

    [拼音] jìng xián zhòng shì
    [释义] 见“敬贤爱士”。
    [出处] 明·无名氏《四马投唐》第四折:“元帅宽仁厚德,敬贤重士,岂肯记旧仇,并不挟冤。”
  • 景星凤皇

    [拼音]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
    [释义] 传说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。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。
    [出处] 唐韩愈《与少室李拾遗书》:“朝廷之士,引颈东望,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,争先睹之为快。”
  • 九流十家

    [拼音] jiǔ liú shí jiā
    [释义] 先秦到汉初各种学说派别的总称。
    [出处] 汉 刘安《七略 诸子略》中把诸子思想分为十家,即:儒、道、阴阳、法、名、墨、纵横、杂、农、小说十家,除掉小说家,就称为九流。
  • 酒囊饭包

    [拼音] jiǔ náng fàn bāo
    [释义] 见“酒囊饭袋”。
    [出处] 清·李渔《意中缘·卷帘》:“念区区酒囊饭包,又谁知生来命高,没生涯,终朝醉饱,都倚着那妖娆。”
  • 鞠躬尽力

    [拼音] jū gōng jìn lì
    [释义] 见“鞠躬尽瘁”。
    [出处]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。”
  • 裾马襟牛

    [拼音] jū mǎ jīn niú
    [释义]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。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。亦作“襟裾马牛”。
    [出处] 唐韩愈《符读书城南》诗:“人不通古今,马牛而襟裾。”
  • 举世皆知

    [拼音] jǔ shì jiē zhī
    [释义] 举:全;皆:都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。
    [出处]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杂艺》:“王逸少风流才士,萧散名人。举世但知其书,翻以能自蔽也。”
  • 鞠为茂草

    [拼音] jū wéi mào cǎo
    [释义] 谓杂草塞道。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。鞠,通“鞫”。
    [出处] 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“诚知晋之宗庙鞠为茂草,亦犹洪川东逝,往而不还。”
  • 抉目东门

    [拼音] jué mù dōng mén
    [释义] 见“抉目吴门”。
    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“抉吾眼置之吴东门,以观越之灭吴也。”
  • 攫为己有

    [拼音] jué wéi jǐ yǒu
    [释义] 攫:夺取。有强行手段夺取别人的东西,占为己有。
    [出处] 《列子 说符》:“因攫其金而去。”
  • 峻宇雕墙

    [拼音] jùn yǔ diāo qiáng
    [释义] 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。形容居处豪华奢侈。
    [出处] 《书 五子之歌》:“内作色荒,处作禽荒,甘洒嗜音,峻宇雕墙,有一于此,未或不亡。”
  • 麇至沓来

    [拼音] jūn zhì tà lái
    [释义] 犹言群集纷至。
    [出处]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一回:“自登甲科、入仕版,蛇神牛鬼麇至沓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