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始终如一

    [拼音] shǐ zhōng rú yī
    [释义] 自始至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;不间断。
    [出处] 《梁书 到洽传》:“明公儒学稽古,淳厚笃成,立身行道,终始如一。”
  • 姑息养奸

    [拼音] gū xī yǎng jiān
    [释义] 无原则地一味宽容;就会助长坏人坏事。姑息:无原则地宽容;养:助长;奸:坏人坏事。
    [出处]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上》:“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。”
  • 幕后操纵

    [拼音] mù hòu cāo zòng
    [释义] 暗地里控制
    [出处] 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15章:“尤其共产党通常都在幕后操纵,如果刘三嫂真是共产党分子,怕是早跟着转移走了。”
  • 嘘寒问暖

    [拼音] xū hán wèn nuǎn
    [释义] 问冷问热;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。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。嘘:缓缓吹气。
    [出处] 冰心《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》:“孩子们安静听话,太太笑脸相迎,嘘寒问暖。”
  • 翻云覆雨

    [拼音] fān yún fù yǔ
    [释义] 翻覆:翻转。翻过去是云;翻过来是雨。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权术和手段。
    [出处] 唐 杜甫《贫交行》:“翻手作云覆手雨,纷纷轻薄何须数。”
  • 以理服人

    [拼音] yǐ lǐ fú rén
    [释义] 服:说服。用道理说服别人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,力不赡也;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
  • 一拍即合

    [拼音] yī pāi jí hé
    [释义] 合:合调;符合曲调。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。比喻双方意见很快取得一致。
    [出处]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古人云,君子之交,定而后求;小人之交,一拍即合。”
  • 倚老卖老

    [拼音] yǐ lǎo mài lǎo
    [释义] 仗着年纪大;卖弄老资格。多形容摆老资格;轻视别人。
    [出处] 元 无名氏《谢金吾》第一折:“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,则管里倚老卖老,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。”
  • 树大招风

    [拼音] shù dà zhāo fēng
    [释义] 树大了容易招风打击。比喻目标大了引人注意;容易招惹是非。
    [出处]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,人为名高名丧人。”
  • 拈轻怕重

    [拼音] niān qīng pà zhòng
    [释义] 拈:用手指拿东西。指接受工作时拣轻的担子挑;怕挑重担。
    [出处] 毛泽东《纪念白求恩》:“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,拈轻怕重,把重担子推给人家,自己挑轻的。”
  • 供不应求

    [拼音] gōng bù yìng qiú
    [释义]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
    [出处] 《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》:“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,每天生产一至二吨,供不应求。”
  • 海底捞月

    [拼音] hǎi dǐ lāo yuè
    [释义] 也作“水中捞月”、“海中捞月”。捞:捞取。从海中捞月亮。形容做事白费力气;根本达不到目的。
    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27卷:“先前的两个轿夫,却又不知姓名住址,有影无踪,海中捞月,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。”
  • 疑神疑鬼

    [拼音] yí shén yí guǐ
    [释义] 形容神经过敏;总是没有根据地胡乱猜疑。
    [出处] 明 徐光启《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》:“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,是以疑神疑鬼,甘受戕害。”
  • 死不瞑目

    [拼音] sǐ bù míng mù
    [释义] 死了也不闭眼。指人将要死之时心里有放不下的事情。多用来形容志向或心愿未能实现;死不甘心。
    [出处]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孙坚传》:“卓逆天无道,荡覆王室,今不夷汝三族,悬示四海,则吾死不瞑目。”
  • 一朝一夕

    [拼音] yī zhāo yī xī
    [释义] 一个早晨;一个傍晚。指很短的时间之内。
    [出处] 《周易 坤》:“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。”
  • 乐极生悲

    [拼音] lè jí shēng bēi
    [释义] 极:到极点。欢乐到极点就会生出悲伤之事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道应训》:“夫物盛而衰,乐极则悲。”
  • 厚此薄彼

    [拼音] hòu cǐ bó bǐ
    [释义] 厚:优待;重视;薄:怠慢;轻视。重视或优待这一方;轻视或冷淡那一方。也作“薄此厚彼”。指不平等地对待两个方面或两个人。
    [出处] 明 袁宏道《广庄 养生主》:“皆吾生即皆吾养,不宜厚此薄彼。”
  • 食古不化

    [拼音] shí gǔ bù huà
    [释义] 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。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。
    [出处] 清 恽向《题自作画册》:“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,画虎不成,刻舟求剑之类也。”
  • 忸怩作态

    [拼音] niǔ ní zuò tài
    [释义] 忸怩:羞愧的样子。形容不自然;不大方;含羞做作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巴金《谈〈春〉》:“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,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、忸怩作态,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?”
  • 层出不穷

    [拼音] céng chū bù qióng
    [释义] 层:重复;层出:重复地出现;穷:尽。接连不断地出现;没有穷尽。有时喻指事物变幻之快。
    [出处]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二》:“天下之巧,层出不穷,千变万化,岂一端所可尽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