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hài tuò chéng zhū
[释义] 咳唾:咳嗽吐唾沫,比喻谈吐、议论。“咳”也写作“欬”。比喻言辞精当,议论高明。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。
[出处] 庄周《庄子 秋水》:“子不见夫唾者乎?喷则大者如珠,小者如雾。”
[拼音] hōng táng dà xiào
[释义] 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。
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三回:“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妇丫头们听了,只管不敢笑,也由不得轰堂大笑起来。”
[拼音] hè hè wēi wēi
[释义] 显赫高大的样子。
[出处] 唐 韩愈《贺册尊号表》:“众美备具,名实相当,赫赫巍巍,超今冠古。”
[拼音] hài mù jīng xīn
[释义] 使人见到非常震惊。
[出处] 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修鳞》:“平地水深数丈,树头牵夫藻荇,舵尾压于楼台,骇目惊心,声如万马。”
[拼音] hài rén wén jiàn
[释义] 见“骇人视听”。
[出处] 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·东角楼街巷》:“屋宇雄壮,门面广阔,望之森然,每一交易,动即千万,骇人闻见。”
[拼音] hǎi yá tiān jiǎo
[释义] 犹言天涯海角。谓僻远的地方。
[出处] 明·刘基《声声慢·咏愁》词:“雨冷云昏日暮,海涯天角轻衾。”
[拼音] hǎi yuē shān méng
[释义] 见“海誓山盟”。
[出处] 宋·欧阳修《解仙佩》:“问海约山盟何时,镇教人,目断魂飞。”
[拼音] hán dān pú fú
[释义] 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今子不去,将忘子之故,失子之业。”后因以“邯郸匍匐”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。
[出处] 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今子不去,将忘子之故,失子之业。”
[拼音] hān gē zuì wǔ
[释义] 见“酣歌恒舞”。
[出处] 茅盾《血战后一周年》:“不见他们朝朝暮暮酣歌醉舞么?”
[拼音] hán gòu bāo xiū
[释义] 同“含垢忍耻”。
[出处] 明·袁宏道《广庄·人间世》:“使诸君子有一毫道理不尽,我根潜伏,恶能含垢包羞,与世委蛇若此?”
[拼音] hàn liú jiā tǐ
[释义] 汗流全身。形容极度惊惧。
[出处] 宋·张师正《括异志·张龙图》:“张焘误食厌物,谢既再拜而悟,汗流浃体。”
[拼音] hán xīn rěn kǔ
[释义] 见“含辛茹苦”。
[出处] 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至于商家,连疑心也不当人子,只好含辛忍苦,自己懊悔怨怅,没个处法。”
[拼音] hán xīn xiāo zhì
[释义] 亦作“寒心消志”。形容担心忧虑。
[出处] 汉·邹阳《上书吴王》:“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,寒心销志,不明求衣。”
[拼音] háo guǎn āi xián
[释义] 指管弦乐。
[出处] 秦牧《艺海拾贝·变形》:“在红氍毹上,在豪管哀弦之中,要演出的是许多热耳酸心、悲欢离合的故事。”
[拼音] hǎo shàn è è
[释义] 见“好善嫉恶”。
[出处] 《说岳全传》第七三回:“好善恶恶,人人如此。”
[拼音] hǎo xíng xiǎo huì
[释义] 爱耍小聪明。
[出处] 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群居终日,言不及义,好行小慧,难矣哉!’”何晏集解引郑玄曰:“小慧,谓小小之才知。”慧,一本作“惠”。
[拼音] hé dǎn tóng xīn
[释义] 犹言同心同德。
[出处] 天地会《共同和合歌》:“和气自然兄弟众,合胆同心拜五人。”
[拼音] hé hé hǎi gàn
[释义] 河流干涸,大海枯竭。比喻穷尽、彻底,不留余地。
[出处] 《三峡五义》第五五回:“谁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,他说菜是剩下的,酒是浑的,坛子也摔了,盘子碗也砸了,还骂了个河涸海干。”
[拼音] hé qīng hǎi yàn
[释义] 见“河清海晏”。
[出处] 明·张居正《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》:“垂衣而治,际河清海宴之期;乘钺有虔,鼓雷厉风飞烈。”
[拼音] hè shì láng xíng
[释义] 谓腰肢纤袅,体态轻盈。
[出处] 《红楼梦》第四九回:“[湘云]腰里紧紧束着一条蝴蝶结子长穗五色宫绦,脚下也穿着鹿皮小靴:越显得蜂腰猿背,鹤势螂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