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gāng cháng jí è
[释义] 刚肠:性情刚直;嫉:憎恨。性情刚直,憎恨邪恶。
[出处] 晋·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刚肠嫉恶,轻肆直方,遇事便发,此甚不可二也。”
[拼音] gěng fàn píng piāo
[释义] 比喻流离漂泊。
[出处] 元 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二折:“只为他孤身去梗泛萍飘,撇的俺三口儿梦断魂劳。”
[拼音] gé miān liǎn shǒu
[释义] 指改恶从善,不敢恣意妄为。
[出处] 唐·独孤及《唐故太子宾客……张公遗爱碑颂》:“于是豪民猾吏,革面敛手,家有忠信,人怀耻格。”
[拼音] gōng xíng tiān fá
[释义]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。古以称天子用兵。
[出处] 《尚书 甘誓》:“今予惟恭行天之罚。”
[拼音] gāo cái jí zú
[释义] 高材:才能高;疾足:迈步快。形容人才能出众,行事敏捷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”
[拼音] gōng féng qí shèng
[释义] 恭:恭敬;逢:遇到;盛:盛况,盛会。敬逢这一盛况或盛会。
[出处] 明·许三阶《节侠记·二十五·诬激》:“这是卿等调燮之功,使朕恭逢其盛。”
[拼音] gēng guǐ zhī hū
[释义] 庚、癸:军粮的隐语。原是军中乞粮的隐语。后指向人借钱。
[出处] 《左传·哀公十三年》记载: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、鲁等国会盟,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。回答说:“梁则无矣,粗粮有之,若登首山以呼,曰:‘庚癸乎!’则诺。”
[拼音] gǒu è jiǔ suān
[释义] 比喻环境险恶,使人裹足不前。
[出处] 汉 韩婴《韩诗外传》:“人有市酒而甚美者,置表甚长,然至酒酸而不售。问里人其故?里人曰:‘公之狗甚猛,而人有持器而欲往者,狗辄迎而吠之,是以酒酸不售也。’”
[拼音] gāo wèi hòu lù
[释义] 位:官职,官位;禄:俸禄。官职高贵,俸禄丰厚。
[出处]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身宠而载高位,家温而食厚禄。”
[拼音] gōu shēn suǒ yǐn
[释义] 钩:钩取;索:探索。色取深处的,探索隐秘的。指钻研深奥的学问,探索隐秘的事情。
[出处] 《周易·系辞上》:“探赜索隐,钩深致远。”
[拼音] gāo qíng yuǎn zhì
[释义] 高、远:形容高尚;情、致:情趣。高尚的品格或情趣。
[出处]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品藻》:“高情远致,弟子蚤已服膺;一吟一咏,许将北面。”
[拼音] gāo guān bó dài
[释义] 冠:帽子;博:大;带:衣带。戴着高大的帽子,系着宽阔的衣带。形容儒生的装束。也比喻穿着礼服。
[出处] 《墨子·公孟》:“昔者齐桓公,高冠博带,金剑木盾,以治其国。”
[拼音] gù gōng hé shǔ
[释义] 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。
[出处] 《诗经 王风 黍离序》:“周大夫行役,至于宗周,过宗庙宫室,尽为禾黍,闵周室之颠覆。”
[拼音] gù quǎn bǔ láo
[释义] 比喻事情出了差错,宜及时设法补救。
[出处]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[拼音] guān fǎ rú lú
[释义] 指国家如炉火无情。
[出处] 元·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二折:“这个便是铁呵,怎当那官法如炉。”
[拼音] gǔ hán máo shù
[释义] 形容十分害怕。
[出处] 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后人书之,留传万代,可谓骨寒毛竖也。”
[拼音] gù jiù bù qì
[释义] 故旧:旧交,旧部下;弃:抛弃。不轻易抛弃老朋友、老部下。
[出处]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故旧无大故,则不弃也;无求备于一人。”
[拼音] gù yǐng nòng zī
[释义] 顾影:看着自己的身影;弄姿:做出各种姿态。对着自己的身影,做出各种姿态。形容卖弄身形,自我欣赏。
[出处]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江城》:“二姊葛氏,为人狡黠善辨,顾影弄姿,貌不及江城,而悍妒忌与埒。姊妹相逢无他语,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。”
[拼音] guī hè xiá shòu
[释义] 遐:长久。祝人长寿的颂辞。
[出处] 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知龟鹤之遐寿,故效其道引以增年。”
[拼音] gòu rú bù wén
[释义] 诟:辱骂。被人辱骂却好象没有听见一样,不动声色,形容宽宏大量,有涵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