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鬼设神使

    [拼音] guǐ shè shén shǐ
    [释义] 谓天造地设,非人力所能成就。
    [出处] 宋·陈亮《念奴娇·登多景楼》词:“鬼设神使,浑认作、天限南疆北界。”
  • 桂薪玉粒

    [拼音] guì xīn yù lì
    [释义] 典出《战国策·楚策三》:“苏秦之楚,三日乃得见乎王。谈卒,辞而行。楚王曰:‘寡人闻先生,若闻古人。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,曾不肯留,原闻其说。’对曰:‘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’”后以“桂薪玉
    [出处] 典出《战国策·楚策三》:苏秦之楚,三日乃得见乎王。谈卒,辞而行。楚王曰:寡人闻先生,若闻古人。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,曾不肯留,原闻其说。对曰:楚国之食贵於玉,薪贵於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
  • 瑰意奇行

    [拼音] guī yì qí xíng
    [释义] 见“瑰意琦行”
    [出处] 刘师培《文说·宗骚》:“瑰意奇行,超然高举。”
  • 鬼蜮技俩

    [拼音] guǐ yù jì liǎng
    [释义] 见“鬼蜮伎俩”。
    [出处]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·并非闲话(三)》:“古人常说‘鬼蜮技俩’,其实世间何尝真有鬼蜮,那所指点的,不过是这类东西罢了。”
  • 归真反朴

    [拼音] guī zhēn fǎn pǔ
    [释义] 见“归真反璞”。
    [出处] 朱自清《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》:“他(鲁迅)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‘归真反朴’的主张。”
  • 归正首邱

    [拼音] guī zhèng shǒu qiū
    [释义] 见“归正首丘”。
    [出处]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状》第八五回:“我昨天说叫他回去调理的话,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。”
  • 国而忘家

    [拼音] guó ér wàng jiā
    [释义] 谓为国事而忘其家。
    [出处] 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但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。’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,你我为朝廷办事,就是不顾私亲,也还觉得于心无愧。”
  • 过屠大嚼

    [拼音] guò tú dà jiáo
    [释义] 见“过屠门而大嚼”。
    [出处] 梁启超《复刘古愚山长书》:“然则居东南而谭富强,其犹过屠大嚼。”
  • 改过从善

    [拼音] gǎi guò cóng shàn
    [释义] 改正错误,决心向善。指去恶就善。同“改过迁善”。
    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七卷:“不知大舅怎生样劝喻,便能改过从善。如此可见好人原容易做的,只在一转念耳。”
  • 改换门楣

    [拼音] gǎi huàn mén méi
    [释义] 门楣:门框上的横木。改变门第出身,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。
    [出处] 明 宋应星《风俗议》:“为士者,日思居官清要,而畎亩庶人,日督其稚顽子弟儒冠儒服,梦想科第,改换门楣。”
  • 改姓更名

    [拼音] gǎi xìng gēng míng
    [释义] 改换原来的姓名。多指为了隐瞒原来的身分。同“改名换姓”。
    [出处] 明 无名氏《闹铜台》楔子:“则今日辞别尊兄疾去忙,改姓更名离水乡。”
  • 盖棺事定

    [拼音] gài guān shì dìng
    [释义] 犹盖棺论定。指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。
    [出处] 明 冯惟敏《耍孩儿 骷髅诉冤》曲:“自古道盖棺事定,入土为安。”
  • 高飞远遁

    [拼音] gāo fēi yuǎn dùn
    [释义]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,躲避到远防去。同“高飞远走”。
    [出处] 清 孔尚任《桃花扇 辞院》:“事不宜迟,趁早高飞远遁,不要连累别人。”
  • 高山仰之

    [拼音] gāo shān yǎng zhī
    [释义] 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同“高山仰止”。
    [出处] 《管子 九守》:“高山仰之,不可极也。”《鬼谷子 符言》:“高山仰之可极,深渊度之可测,神明之德术正静,其莫之极。”
  • 更姓改物

    [拼音] gēng xìng gǎi wù
    [释义] 指王朝更迭,改正朔,易服色。
    [出处] 《国语 周语中》:“叔父若能光裕大德,更姓改物,以创制天下,自显庸也。”韦昭注:“更姓,易姓也。改物,改正朔、易服色也。”
  • 沟满濠平

    [拼音] gōu mǎn háo píng
    [释义] 濠:护城河。形容填满所有的空隙。
    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4回:“见他们一个个蹲在地下,吃了个狼餐虎咽,沟满壕平。”
  • 观貌察色

    [拼音] guān mào chá sè
    [释义] 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。
    [出处] 《韩非子 八奸》:“优笑侏儒,左右近习,此人主未命而唯唯,未使而诺诺,先意承旨,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。”
  • 鳏寡茕独

    [拼音] guān guǎ qióng dú
    [释义] 茕,无兄弟。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同“鳏寡孤独”。
    [出处] 唐 李白《虞诚令李公去思颂碑》:“公勖之亲邻,厄以凶事,而鳏寡茕独,众所赖焉。”
  • 概不由己

    [拼音] gài bù yóu jǐ
    [释义] 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
    [出处]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:“公言固是有理,独不思君命所差,概不由己?”
  • 广大神通

    [拼音] guǎng dà shén tōng
    [释义] 神通:指神奇的本领。原为佛教语。形容本领、手段极为高超,无所不能
    [出处] 清·颐琐《黄绣球》第五回:“公门中人,三头六臂,广大神通,真令人无从捉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