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guàn fū mà zuò
[释义] 灌夫,西汉人,初以勇武闻名,为人刚直不阿,任侠,好饮酒骂人。与丞相田蚡不和,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,戏侮田蚡,为蚡所劾,以不敬罪族诛。事见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。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。
[出处] 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载:灌夫,西汉人,初以勇武闻名,为人刚直不阿,任侠,好饮酒骂人。与丞相田蚡不和,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,戏侮田蚡,为蚡所劾,以不敬罪族诛。
[拼音] guān jī ér zuò
[释义] 见“观机而动”。
[出处] 《隋书·贺娄子幹传》:“今臣在此,观机而作,不得准诏行事。”
[拼音] guān shān wán shuǐ
[释义] 犹言游山玩水。
[出处] 《五灯会元·法眼宗·宝塔绍岩禅师》:“诸仁者还明心也未?莫不是语言谭笑时……观山玩水时,耳目绝对时,是汝心否?”
[拼音] guàn tōng róng huì
[释义] 犹言融会贯通。
[出处] 宋·袁燮《〈象山先生文集〉序》:“自始知学,讲求大道,弗得弗措,久而寝明,又久而大明,此心此理,贯通融会,美在其中,不劳外索。”
[拼音] guān zhě rú duǒ
[释义] 见“观者如堵”。
[出处] 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一回:“此时琼英这段事,东京已传遍了。当日观者如垛。”
[拼音] guān zhě rú shì
[释义] 形容观看的人多。
[出处] 唐·牛僧孺《玄怪录·尼妙寂》:“元和初,泗州普光王寺有梵氏戒坛,人之为僧者必由之。四方辐辏,僧尼繁会,观者如市焉。”
[拼音] guān zhě yún jí
[释义] 观看的人如行云那样密集。形容观看的人多。
[出处] 《云笈七签》卷一一三引前蜀·杜光庭《墉城集仙录·王奉仙》:“自咸通迄光启四十年间,游淮浙之宛陵,所至之处,观者云集。”
[拼音] guāng cǎi lù lí
[释义] 色采斑斓错杂。
[出处] 清·李斗《扬州画舫录·桥东录》:“龛上供千手眼大士像,二臂合掌,馀擎莲花、火轮、剑、杵、简、槊并日月轮、火焰之属,身着袈,金碧错杂,光彩陆离。”
[拼音] guāng cǎi yào mù
[释义] 光采鲜明,视之耀眼。
[出处] 晋·葛洪《神仙记·王远》:“衣有文采,又非锦绮,光彩耀目,不可名状。”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·阿稚》:“待女六七人扶阿稚,红巾覆面,锦衣绣裳,一涌而入。妆奁随之以进,光彩耀目,填塞草堂。”
[拼音] guāng cǎi yì mù
[释义] 犹光彩夺目。
[出处] 《太平御览》卷七○三引晋·裴启《语林》:“[石崇]乃命取珊瑚,有三尺,光彩溢目者六十七枚。”
[拼音] guǐ dàn bù jīng
[释义] 怪异荒诞,不合常理。
[出处] 宋·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卷四:“且神仙、方技,秘怪之事,书传所记,从古有之。然诡诞不经,无补世教。”
[拼音] guǐ jì bǎi duān
[释义] 见“鬼计多端”。
[出处] 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卷十:“关云长《三上张翼德书》云:‘操之鬼计百端,非羽智缚,安有今日!’”
[拼音] guì jiǔ jiāo jiāng
[释义] 泛指美酒。
[出处] 《楚辞·九歌·东皇太一》:“蕙肴蒸兮兰藉,奠桂酒兮椒浆。”王逸注:“桂酒,切桂置酒中也;椒浆,以椒置浆中也。言己供待弥敬,乃以惠草蒸肴,芳兰为藉,进桂酒椒浆,以备五味也。”
[拼音] guǐ kàn qí shì
[释义]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,将祸害其满盈之志。
[出处] 《文选·扬雄〈解嘲〉》:“高明之家,鬼瞰其室。”李善注引李奇曰:“鬼神害盈而福谦。”刘良注:“是知高明富贵之家,鬼神窥望其室,将害其满盈之志矣。”
[拼音] guǐ kè shén jì
[释义] 犹言鬼斧神工。
[出处] 金·元好问《云峡》诗:“不知天壤此尤物,鬼刻神劖通有几?”
[拼音] guǐ kū shén chóu
[释义] 形容惊恐忧愁。
[出处] 明·陈汝元《金莲花·释愤》:“我想做丞相时威灵震主,权势倾朝。手指一挥,两班里鸟惊鱼骇;眉头半锁,满朝中鬼哭神愁。”
[拼音] guī nián hè suàn
[释义] 见“龟年鹤寿”。
[出处] 宋·韦骧《醉蓬莱·廷评庆寿》词:“惟愿增高,龟年鹤算,鸿恩紫诏。”
[拼音] guǐ qì shén háo
[释义] 同“鬼哭神号”。
[出处] 清·陈梦雷《行路难》诗:“江淮南北化为鱼,鬼泣神嚎天暗黑。”
[拼音] guǐ qì shén hào
[释义] 同“鬼哭神号”。
[出处] 清·感惺《游侠传·侠圆》:“一丛白草杂黄沙,鬼泣神嚎心乱麻。”
[拼音] guì shǎo jiàn lǎo
[释义] 见“贵壮贱老”。
[出处] 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壮者食肥美,老者食其馀。贵壮健,贱老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