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返老还童

    [拼音] fǎn lǎo huán tóng
    [释义] 反:扭转;还:回复原来的状态。扭转衰老;回复童年。形容衰老的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。
    [出处] 《云笈七签》第60卷:“日服千咽,不足为多,返老还童,渐从此矣。”
  • 龙潭虎穴

    [拼音] lóng tán hǔ xué
    [释义] 潭:深水坑;穴:动物的窝。龙潜居的深潭;虎藏身的穴窝。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。
    [出处]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0回:“有分教,卢浚义撇却锦簇珠围,来试龙潭虎穴。”
  • 人寿年丰

    [拼音] rén shòu nián fēng
    [释义] 人长寿;年成也好。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。
    [出处] 南朝 梁 萧统《文选 潘岳》:“宜其民和年登。”李善注引作“人和年丰。”
  • 惟妙惟肖

    [拼音] wéi miào wéi xiào
    [释义]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、传神。惟:语气助词。
    [出处] 宋 岳珂《英光堂帖赞》:“永之法,妍以婉,(米)芾之体,峭以健。马牛其风,神合志通;彼妍我峭,惟妙惟肖。”
  • 量力而行

    [拼音] liàng lì ér xíng
    [释义] 量:估量;估计;行:做;干。衡量自己的力量去行事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五年》:“力能则进,否则退,量力而行。”
  • 打成一片

    [拼音] dǎ chéng yī piàn
    [释义] 原指把各种感情或遭遇都看成是同一回事。现多指人与人相互间关系密切;如同一体。
    [出处]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耳听不闻,眼觑不见,苦乐顺道,打成一片。”
  • 却之不恭

    [拼音] què zhī bù gōng
    [释义] 却:推辞;谢绝。指对别人的邀请、赠与等;如果拒绝接受;就显得不恭敬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下》:“‘却之却之为不恭’,何哉?”
  • 老牛破车

    [拼音] lǎo niú pò chē
    [释义] 老牛拉着破车。比喻做事慢;成绩小;工作效率低。
    [出处] 《宋书 颜延之传》:“常乘赢牛笨车,逢峻卤簿,即屏往道侧。”
  • 老当益壮

    [拼音] lǎo dāng yì zhuàng
    [释义] 老:老年;当:应当;应该;益:更加;壮:强壮;壮盛;虽然年纪很大了;但志气和身体更壮。
    [出处]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马援传》:“丈夫为志,穷当益坚,老当益壮。”
  • 离心离德

    [拼音] lí xīn lí dé
    [释义] 心:思想;德:信念。思想不统一;信念不一致。形容人心各异;各行其是。
    [出处] 《尚书 泰誓中》:“受有亿兆夷人,离心离德;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  • 千真万确

    [拼音] qiān zhēn wàn què
    [释义] 真:真实;确:确实。形容情况非常确实。
    [出处]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9回:“匡超人大惊道:‘那有此事!我昨日午间才会着他,怎么就拿了?’景兰江道:‘千真万确的事。’”
  • 利欲熏心

    [拼音] lì yù xūn xīn
    [释义] 利:名利;欲:欲望;熏:熏染;侵袭。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。
    [出处] 宋 黄庭坚《赠别李次翁》诗:“利欲熏心,随人翕张。”
  • 物以类聚

    [拼音] wù yǐ lèi jù
    [释义] 类:同一类。同类的事物常聚集在一起;现在多指坏人互相勾结在一起。
    [出处] 《周易 系辞上》:“方以类聚,物以群分。”
  • 例行公事

    [拼音] lì xíng gōng shì
    [释义] 按照贯例应处理的公事;比喻走形式。
    [出处]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第13回:“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,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?”
  • 先见之明

    [拼音] xiān jiàn zhī míng
    [释义] 先见:预见;明:指能力。事先看清问题的能力。指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。
    [出处]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杨彪传》:“后子修为曹操所杀,操见彪问曰:‘公何瘦之甚?’对曰:‘愧无日磾先见之明,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’”
  • 垂涎欲滴

    [拼音] chuí xián yù dī
    [释义] 垂:东西的一头向下;涎:口水。馋得口水快要流出来了。多形容嘴馋想吃。
    [出处] 唐 柳宗元《招海贾文》:“垂涎闪舌兮,挥霍旁午。”
  • 临阵脱逃

    [拼音] lín zhèn tuō táo
    [释义] 脱:离开。临到上阵打仗时却逃跑了。指贪生怕死;没有胆量。
    [出处] 清 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四回:“你们中国的兵勇,一到有起事来,不是半途溃散,便是临阵脱逃,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,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。”
  • 日积月累

    [拼音] rì jī yuè lěi
    [释义] 一天一天、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。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。
    [出处] 《宋史 乔行简传》:“借纳忠效勤之意,而售其阴险巧佞之奸,日积月累,气势盖张;人主之威权,将为所窃弄而不自知矣。”
  • 无所不至

    [拼音] wú suǒ bù zhì
    [释义] 至:到。指没有不到的地方。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阳货》:“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。”
  • 心甘情愿

    [拼音] xīn gān qíng yuàn
    [释义] 心里完全愿意;没有一点勉强。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。心甘:乐意。
    [出处]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三折:“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