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tiān yī wú fèng
[释义] 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。比喻事物完善周密;找不出什么毛病。
[出处] 五代 前蜀 牛峤《灵怪录 郭翰》:“天衣本非针线为也。”
[拼音] fān jiāng dǎo hǎi
[释义] 把大江大海都翻转过来;形容水势很大;现在多用来形容声势浩大或力量巨大。也用以形容混乱不堪破坏极甚的情况。
[出处] 唐 李筌《太自阴经》:“东温而层冰澌散,西烈则百卉摧残,鼓怒而走石飞沙,翻江倒海。”
[拼音] dú dāng yī miàn
[释义] 单独承担或负责一个方面的重要工作。形容精神强干;有本事能力。
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张良传》:“汉王之将,独韩信可属大事,当一面。”
[拼音] tiān zhēn làn màn
[释义] 自然纯真;毫不造作。多指少年儿童纯真可爱。天真:心地单纯;不虚伪做作;烂漫:坦率自然。
[出处] 宋 龚开《高马小儿图》:“此儿此马俱可怜,马高三齿儿未冠,天真烂熳好容仪,楚楚衣装无不宜。”
[拼音] jīn chán tuō qiào
[释义] 金蝉:金黄色的知了;壳:坚硬的外皮。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。比喻用计脱身;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。
[出处] 元 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四折:“天也,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?”
[拼音] jiǔ niú yī máo
[释义] 九:表示多数。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。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假令仆伏法受诛,若九牛亡一毛,与蝼蚁何以异?”
[拼音] pò jìng chóng yuán
[释义] 比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或决裂后重新和好。
[出处] 宋 李致远《碧牡丹》:“破镜重圆,分钗合钿,重寻绣户珠箔。”
[拼音] pěng fù dà xiào
[释义] 用手捂住肚子大笑。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,笑得不能抑制。亦作“捧腹大喜”。
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:‘观大夫类有道术者,今何言之陋也,何辞之野也!’”
[拼音] píng bái wú gù
[释义] 平白:凭空;故:缘故;原因。没有道理;没有原因。
[出处]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。”
[拼音] duō cǐ yī jǔ
[释义] 举:行动、举动。做出不必要的;多余的举动。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。
[出处] 清 侯方域《南省策》:“而况于避影匿形,惟恐多此举,以身累者乎?”
[拼音] gāo zhān yuǎn zhǔ
[释义] 站得高;看得远。多形容目光远大。
[出处]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二回:“遂把这粉白黛绿,莺声燕语,都付之不见不闻,一路高瞻远瞩,要领略湖山真景。”
[拼音] tíng zhì bù qián
[释义] 停留下来不继续前进。滞:滞留;停留不动;停滞:因为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地前进或发展。
[出处] 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,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,不能停滞不前。”
[拼音] jiān kǔ fèn dòu
[释义] 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去工作或斗争。
[出处]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二章:“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,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。”
[拼音] wán shì bù gōng
[释义] 旧指因对现实不满而采取的一种不严肃不认真的生活态度。玩世:用消极、游戏的态度对待生活;不恭:不严肃。
[出处] 明 李开先《雪蓑道人传》:“醉后高歌起舞,更有风韵,只是玩世不恭,人难亲近耳。”
[拼音] pū shuò mí lí
[释义] 扑朔:兔脚搔爬;迷离:兔眼半闭。原指难辨兔的雄雌;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。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;不容易看清真相。
[出处]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》: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。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”
[拼音] wàn gǔ liú fāng
[释义] 好名声永远流传。万古:千秋万代;流:流传;芳:香;比喻好名声。
[出处] 元 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二折:“老宰辅,你若存的赵氏孤儿,当名垂青史,万古流芳。”
[拼音] kě gē kě qì
[释义] 可:值得;歌:歌颂;赞扬;泣:流泪。形容英勇悲壮的事迹值得歌颂;并令人感动的流泪。
[出处] 明 海瑞《方孝儒临麻姑仙坛记跋》:“追念及之,可歌可泣。”
[拼音] 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
[释义]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。后形容光明正大。堂堂:强大威武;正正:整齐。
[出处] 先秦 孙武《孙子 军争》:“无邀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,此治变者也。”
[拼音] duì niú tán qín
[释义]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;白费口舌(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)。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(主要讥讽说话的人);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;对外行人说内行话。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。
[出处] 汉 牟融《理惑论》:“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,伏食如故,非牛不闻,不合其耳矣。”
[拼音] duàn zhāng qǔ yì
[释义] 原指引用《诗经》中某一篇章的诗句;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;并不是所引诗篇的原意。后泛指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;只根据自己的理解或需要截取片断或部分;而不顾全文和原意。
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八年》:“赋《诗》断章,余取所求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