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lǎo xiū chéng nù
[释义]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,下不了台而发怒。
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那一个老羞成怒,就假公济私,把他参改,拿问在监。”
[拼音] huà lóng diǎn jīng
[释义] 画龙之后再点上眼睛。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;使内容生动传神。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。
[出处] 唐 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 张僧繇》:“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
[拼音] sù rán qǐ jìng
[释义]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。肃然:恭敬的样子;起敬:产生尊敬的心情。
[出处]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规箴》:“弟子中或有惰者,远公曰;‘桑榆之光,理无远照,但愿朝阳之晖,与时并明耳。’执经登坐,讽诵朗暢,词色甚苦。高足之徒,皆肃然增敬。”
[拼音] sì shì ér fēi
[释义] 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
[出处] 先秦 孔子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孔子曰:‘恶似而非者。’”
[拼音] míng zhī gù wèn
[释义]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;却还要故意问别人。
[出处]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[拼音] bù shī shí jī
[释义] 失:耽误,错过。时机:具有时间性的机会。不错过当前的机会。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。
[出处] 周恩来《关于党的“六大”的研究》:“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,如果……努力去做,还不失时机。”
[拼音] máng wú tóu xù
[释义] 茫: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;没有边际;头绪: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条理。形容一点头绪也没有;或事情摸不到边;不知从何而起。
[出处]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8回:“这几天抚台正为这事茫无头绪,得了这个信,便传两司来商议。”
[拼音] bù sù zhī kè
[释义] 速:邀请。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。指意想不到的客人。
[出处] 《周易 需》:“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”孔颖达疏:“速,召也。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。”
[拼音] bù tòng bù yǎng
[释义] 比喻评论、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;没切中要害;不解决问题。
[出处] 明 吴炳《情邮记 反噬》:“这事不痛不痒,却是一个大题目。”
[拼音] huò bù dān xíng
[释义] 祸:灾难;行:到来。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。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。
[出处]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5回:“这才是福无双降,祸不单行。”
[拼音] dàn wán zhī dì
[释义] 像弹子一样大的一块地方。形容地盘非常狭小。(弹丸:弹弓射击用的弹子)
[出处]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三》:“此弹丸之地,犹不予也,令秦来年复攻王,得无割其内而媾乎?”
[拼音] fā rén shēn xǐng
[释义] 发:启发;省:醒悟。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。
[出处] 唐 杜甫《游龙门奉先寺》诗:“欲觉闻晨钟,令人发深省。”
[拼音] rú jī sì kě
[释义] 形容要求很迫切;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;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。
[出处]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陈思王值传》:“迟奉圣颜,如饥似渴。”
[拼音] hé zhōng gòng jì
[释义] 衷:内心;济:渡水。大家一条心;共同渡江河。比喻团结一致;克服困难。
[出处] 《尚书 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”《国语 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
[拼音] shào nián lǎo chéng
[释义] 老成:经历多。阅历广。懂得人情事故。人虽年轻;却很老练稳重。
[出处] 汉 赵岐《三辅决录 韦康》:“韦元将年十五,身长八尺五寸,为郡主簿。杨彪称曰:‘韦主簿年虽少,有老成之风,昂昂千里之驹。’”
[拼音] lǐ shàng wǎng lái
[释义] 尚:注重。在礼节上要注重有来有往。后也指你对我怎么样;我对你就怎么样。
[出处]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礼尚往来,往而不来,非礼也;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”
[拼音] shāng fēng bài sú
[释义] 伤:损伤;败:败坏。败坏社会风气。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。
[出处] 《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》:“肇,儒者,动存名教,直绳所举,莫非伤风败俗。”
[拼音] líng jī yī dòng
[释义] 灵机:灵巧;灵活的心思。形容灵敏机智;突然想出办法或主意。
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卷:“俄延了半响,忽然灵机一动,心中悟将过来。”
[拼音] ruò yǒu suǒ shī
[释义] 好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似的。形容神情怅惘;心神不定的样子。
[出处]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。”南朝 梁 刘孝标注:“怅然若有所失。”
[拼音] rú shì zhòng fù
[释义] 像放下重担那样。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。
[出处] 《穀梁传 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昭公出奔,民如释重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