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囫囵吞枣

    [拼音] hú lún tūn zǎo
    [释义] 囫囵:整个儿;完整的。指不加咀嚼;把枣子整个吞下去。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;缺乏思考;笼统地含糊地吸收知识。
    [出处] 宋 圆悟禅师《碧岩录》:“若是知有底人,细嚼慢咽;若是不知有底人,一似浑囵吞个枣。”
  • 得意忘形

    [拼音] dé yì wàng xíng
    [释义] 形:形骸指自身的存在。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;失去常态。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。
    [出处] 《晋书 阮籍传》:“嗜酒能啸,善弹琴,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”
  • 康庄大道

    [拼音] kāng zhuāng dà dào
    [释义] 康庄:宽阔、通达的大路。宽阔平坦、四通八达的道路。常用以比喻光明的前途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皆命曰列大夫,为开第康庄之衢,高门大屋,尊宠之。”
  • 人才济济

    [拼音] rén cái jǐ jǐ
    [释义] 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
    [出处]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闰臣见人才济济,十分欢悦。”
  • 散兵游勇

    [拼音] sǎn bīng yóu yǒng
    [释义] 原指没有统率的逃散兵士。现也指没有组织到集体队伍里;独自行动的人。
    [出处] 毛泽东《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》:“为着确保城乡治安、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,一切散兵游勇,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。”
  • 前无古人

    [拼音] qián wú gǔ rén
    [释义] 以前从来没人做过的;即空前未有的。
    [出处] 唐 陈子昂《登幽州台歌》: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”
  • 过意不去

    [拼音] guò yì bù qù
    [释义] 心里感到不安
    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那妇人顿羹顿饭,欢天喜地伏侍武松,武松倒过意不去。”
  • 合情合理

    [拼音] hé qíng hé lǐ
    [释义] 符合情理
    [出处] 陈残云《山谷风烟》第11章:“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,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,既有原则,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。”
  • 就地取材

    [拼音] jiù dì qǔ cái
    [释义] 就在原地寻取所需要的材料。
    [出处] 《诗经 豳风 七月》:“蚕月条桑。”唐 孔颖达疏《十字注疏》:“条其桑而采之,谓斩条于地,就地采之也。”
  • 含糊其辞

    [拼音] hán hú qí cí
    [释义] 糊:不明确;不清晰;辞:也作“词”;言辞。指话说得含含糊糊;不清楚;不明确。
    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7回:“二人先受岸贾之嘱,含糊其词,不肯替赵氏分辨。”
  • 青黄不接

    [拼音] qīng huáng bù jiē
    [释义] 青:田里的青苗;黄:成熟的庄稼。旧粮已吃完;新粮未成熟;口粮中断。也可借指其他物力或人才的中断。
    [出处] 《元典章 户部 仓库》:“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,各处物斛涌贵。”
  • 千头万绪

    [拼音] qiān tóu wàn xù
    [释义] 形容事情头绪很多;复杂纷繁。
    [出处] 宋 朱熹《朱子类语》:“人只是此仁义礼智四种心,如春夏秋冬,千头万绪,只是此四种心发出来。”
  • 戒备森严

    [拼音] jiè bèi sēn yán
    [释义] 戒备:警戒防备;森严:严肃;严密。指警戒防备极其森严。
    [出处] 《国语 晋三》:“日考而习,戒备毕矣。”
  • 泣不成声

    [拼音] qì bù chéng shēng
    [释义] 泣:低声哭。哭得噎住了;连声音也发不出来。形容极度悲伤。
    [出处] 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》:“尧崩,禹服三年之丧,如丧考妣,昼夜哭泣,气不属声。”
  • 金蝉脱壳

    [拼音] jīn chán tuō qiào
    [释义] 金蝉:金黄色的知了;壳:坚硬的外皮。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。比喻用计脱身;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。
    [出处] 元 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四折:“天也,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?”
  • 好高骛远

    [拼音] hào gāo wù yuǎn
    [释义] 好:喜欢;骛:从事;追求。喜欢高的;追求远的。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。
    [出处] 《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》:“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,卒无成焉。”
  • 举世闻名

    [拼音] jǔ shì wén míng
    [释义] 举:全。全世界都听到名声。形容知名度很高。
    [出处]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》:“王逸少风流才士,萧散名人。举世但知其书,翻以能自蔽也。”
  • 不失时机

    [拼音] bù shī shí jī
    [释义] 失:耽误,错过。时机:具有时间性的机会。不错过当前的机会。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。
    [出处] 周恩来《关于党的“六大”的研究》:“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,如果……努力去做,还不失时机。”
  • 不速之客

    [拼音] bù sù zhī kè
    [释义] 速:邀请。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。指意想不到的客人。
    [出处] 《周易 需》:“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”孔颖达疏:“速,召也。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。”
  • 不痛不痒

    [拼音] bù tòng bù yǎng
    [释义] 比喻评论、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;没切中要害;不解决问题。
    [出处] 明 吴炳《情邮记 反噬》:“这事不痛不痒,却是一个大题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