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忐忑不安

    [拼音] tǎn tè bù ān
    [释义]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。忐忑:心神不安定。
    [出处] 清 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九卷:“两道听了这话,心里忐忑不定。”
  • 万籁俱寂

    [拼音] wàn lài jù jì
    [释义]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;一点儿声响都没有。万籁: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。
    [出处] 唐 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诗:“万赖此俱寂,但余钟磬音。”
  • 口蜜腹剑

    [拼音] kǒu mì fù jiàn
    [释义] 嘴里说得动听;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。形容嘴甜心狠;阴险毒辣。
    [出处]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》:“尤忌文学之士,或阳与之善,啖以甘言而阴陷之。世谓李林甫‘口有蜜,腹有剑’。”
  • 未雨绸缪

    [拼音] wèi yǔ chóu móu
    [释义] 绸缪:修缮房屋。在没有下雨前;就要修缮好门窗。比喻事先作好准备;防患未然。
    [出处] 《诗经 豳风 鸱鸮》:“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”
  • 草木皆兵

    [拼音] cǎo mù jiē bīng
    [释义] 木:树;皆:全;都是。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。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;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。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。
    [出处]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大有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之感。”
  • 天长地久

    [拼音] tiān cháng dì jiǔ
    [释义]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。
    [出处]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天长地久,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”
  • 纨绔子弟

    [拼音] wán kù zǐ dì
    [释义] 旧指官僚、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、不务正业的子弟。纨:细绢;纨绔:细绢做的裤子。
    [出处] 《宋史 鲁宗道传》:“馆阁育天下英才,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?”
  • 成千上万

    [拼音]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
    [释义] 成:达到一定数量;上: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。累计成千;达到万数。形容数量极多。也作“成千成万”、“成千累万”。
    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0回:“他看着那乌克斋、邓和公这班人,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,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。”
  • 无时无刻

    [拼音] wú shí wú kè
    [释义] 时、刻:时间;时候。没有一时一刻。
    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,无时无刻不在心上。”
  • 苦尽甘来

    [拼音] kǔ jìn gān lái
    [释义] 尽:终结;甘:甜;美好。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;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。
    [出处] 元 关汉卿《蝴蝶梦》第四折:“受彻了牢狱灾,今日个苦尽甘来。”
  • 突飞猛进

    [拼音] tū fēi měng jìn
    [释义] 疾速飞跃;迅疾前进。形容进步和发展特别迅速。
    [出处] 邹韬奋《患难馀生记》第三章:“进步文化的突飞猛进,虽有利于国家民族,虽有利于人民大众,但却是顽固派反动派的莫大的障碍物。”
  • 无所事事

    [拼音] wú suǒ shì shì
    [释义] 无:没有;事事:从事某种事情。闲着什么事都不干。
    [出处] 明 归有光《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》:“然每晨入部升堂,祗揖而退,卒无所事事。”
  • 天壤之别

    [拼音] tiān rǎng zhī bié
    [释义] 天和地;一在极上;另一在极下;比喻差别极大。壤:地。
    [出处] 晋 葛洪《抱朴子 内篇 论仙》:“其为不同,已有天壤之觉,冰炭之乘矣。”
  • 吐故纳新

    [拼音] tǔ gù nà xīn
    [释义] 原指人体呼吸。呼出二氧化碳;吸进新鲜氧气。后比喻扬弃旧的;吸进新的;不断更新。故:旧的;纳:吸入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。”
  • 五体投地

    [拼音] wǔ tǐ tóu dì
    [释义] 五体:头和四肢;投地:着地。两手、两膝和头一起着地。原为古代印度最恭敬的一种致敬仪式。后比喻心悦诚服或敬佩到了极点。
    [出处] 《梁书 中天竺国传》:“今以此国君臣民庶,山川珍重,一切珍重,一切归属,五体投地,归诚大王。”
  • 哭笑不得

    [拼音] kū xiào bù dé
    [释义] 哭也不好;笑也不好。形容处境尴尬。
    [出处] 元 高安道《皮匠说谎》:“好一场,恶一场,哭不得,笑不得。”
  • 闭关自守

    [拼音] bì guān zì shǒu
    [释义] 守:防守。封闭关口;并加以防守;不跟外界往来。也比喻因循守旧;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
    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》:“闭门自守,又坐邻伍铸钱挟铜,奸吏因以愁民。”
  • 视死如归

    [拼音] shì sǐ rú guī
    [释义]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为了正义事业;不怕牺牲生命。
    [出处] 《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》:“三军既成阵,使士视死如归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吕氏春秋 勿躬》:“三军之士,视死如归。”
  • 涂脂抹粉

    [拼音] tú zhī mǒ fěn
    [释义] 搽胭脂抹粉。指妇女梳妆打扮。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;企图掩人耳目。
    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4卷:“其妻涂脂抹粉,惯卖风情,挑逗那富家郎君。”
  • 闭门思过

    [拼音] bì mén sī guò
    [释义] 思:思索;反省;过:过失;错误。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失。
    [出处] 宋 徐铉《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》:“闭门思过谢来客,知恩省分宽离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