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dǐng dǐng dà míng
[释义] 鼎鼎:名声盛大的样子。很大的名气。
[出处] 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一篇八:“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,只拿着一本《左传事纬》照本宣科。”
[拼音] kāi yuán jié liú
[释义] 开源:开辟水源;节流:节制水流。开辟收入的新来源;节制支出;减少消耗。比喻增收节支。
[出处]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等赋府库者,货之流也。故明主必谨养其和,节其流,开其源,而时斟酌焉,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。”
[拼音] guāng míng lěi luò
[释义] 磊落:错落分明;引申指人洒脱不拘;直率开朗。指心地光明正大;胸怀坦白。
[出处] 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74卷:“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,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。”
[拼音] diān dǎo hēi bái
[释义] 把黑的说成白的;把白的说成黑的。比喻故意歪曲事实;混淆是非。
[出处]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九章 怀沙》:“变白以为黑兮,倒上以为下。”
[拼音] jīn huái tǎn bái
[释义] 襟怀:胸怀;坦白:坦率。形容心地纯洁;光明正大。
[出处] 清 陈文述《放牛行同前韵》:“董君性仁慈,襟怀亦坦白。”
[拼音] tǔ gù nà xīn
[释义] 原指人体呼吸。呼出二氧化碳;吸进新鲜氧气。后比喻扬弃旧的;吸进新的;不断更新。故:旧的;纳:吸入。
[出处]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。”
[拼音] shī hún luò pò
[释义] 形容惊慌忧虑;心神不定、行动失常的样子。
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做子弟的,失魂落魄,不惜余生。”
[拼音] bèi dào ér chí
[释义] 背:背向;道:道路;方向;驰:奔跑。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。比喻彼此方向不同;目的完全相反。
[出处] 唐 柳宗元《〈杨评事文集〉后序》:“其余各探一隅,相与背驰于道者,其去弥远。”
[拼音] shú shì wú dǔ
[释义] 熟视:细看;睹:看见。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某种现象;但不关心;只当没有看见。
[出处] 晋 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泰山之形。”
[拼音] shùn shǒu qiān yáng
[释义] 顺:方便。指顺手把羊牵走。比喻顺便利用可乘之机施展手法或手腕。
[出处]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效马效羊者右牵之。郑玄注:“用右手便。”
[拼音] bèi xìn qì yì
[释义] 背:违背。信:信用;弃:丢弃;义:道义。不讲信用。不讲道义也作“弃信忘义”。
[出处] 《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
[拼音] tóng zhōu gòng jì
[释义] 同坐一条船过河;比喻同心协力;共同渡过难关。舟:船;济:渡水。
[出处] 先秦 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
[拼音] tān shēng pà sǐ
[释义] 贪:贪恋。贪图生存;惧害死亡。形容为了活命而失去正义的原则。
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文三王传》:“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,冬日迫促,贪生畏死,即诈僵仆阳病,徼幸得逾于须臾。”
[拼音] tú zhī mǒ fěn
[释义] 搽胭脂抹粉。指妇女梳妆打扮。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;企图掩人耳目。
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4卷:“其妻涂脂抹粉,惯卖风情,挑逗那富家郎君。”
[拼音] tiān nán dì běi
[释义] 一个天南;一个地北。形容分离两地;相隔很远。也形容地区各不相同。
[出处] 元 关汉卿《沉醉东风》:“咫尺的天南地北,要时间月缺花飞。”
[拼音] běn mò dào zhì
[释义]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
[出处] 金 无名氏《绥德州新学记》:“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……然非知治之番,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。”
[拼音] kè gǔ míng xīn
[释义] 刻:刻划;铭:在金属上刻写。刻在骨头上;铭刻在心灵中。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。
[出处]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[拼音] kāi chéng bù gōng
[释义] 开诚:敞开胸怀;表示诚意;布公: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。指坦白无私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。
[出处] 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评论》:“诸葛亮之为相国也……开诚心,布公道。”
[拼音] jǐn náng miào jì
[释义] 锦: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;锦囊:用锦做成的袋子。原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策;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。
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4回:“汝保主公入吴,当领此三个锦囊。囊中有三条妙计,依次而行。”
[拼音] tiān hūn dì
[释义] 天色昏黄不清;大地黑暗不明。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。昏:昏暗。
[出处] 唐 韩愈《龙移》:“天昏地黑蛟龙移,雷惊电激雄雌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