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wāi qī niǔ bā
[释义] 歪歪扭扭,不直
[出处] 老舍《小人物自述》:“那些古钱已然都歪七扭八的,在钱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绿的草叶来。”
[拼音] wēi rán bù dòng
[释义] 巍然:高大的样子。形容高大坚固,不可动摇
[出处]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诠言训》:“道者若丘山,嵬然不动,行者以为期。”
[拼音] xī xī xiāng tōng
[释义] 连呼吸都是共同的;相通的。比喻彼此关系密切。
[出处]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他这店就是华中堂的本钱,他们里里头息息相通,岂有不晓得的道理?”
[拼音] xí bù xiá nuǎn
[释义] 暇:空闲。连坐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。形容很忙;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。
[出处]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武王式商容之闾,席不暇暖,吾之礼贤,有何不可?”
[拼音] xī yù lián xiāng
[释义] 比喻对女子体贴爱护。
[出处] 元 张可久《普天乐 收心》曲:“关心三月春,开口千金笑,惜玉怜香何时了。”
[拼音] xī lái rǎng wǎng
[释义] 熙、攘:喧闹、纷乱的样子。人来人往;喧闹纷杂。
[出处]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只见这弄堂里面,熙来攘往,毂击肩摩;那出进的轿子,更觉络绎不绝。”
[拼音] xiāng rěn wèi guó
[释义] 忍:容忍。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。
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元年》:“鲁以相忍为国也,忍其外不忍其内,焉用之?”
[拼音] xǐ xīn dí lǜ
[释义] 抛弃一切不好的想法。
[出处] 宋 苏轼《策略二》:“而天下皆洗心涤滤,以听朝廷之所为。”
[拼音] xǐ méi xiào yǎn
[释义] 形容满脸笑容;非常高兴。
[出处] 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十章:“好像迎接贵客一样,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。”
[拼音] xiāo guī cáo suí
[释义] 萧何定下的政策规章制度;曹参全盘继承。借指后人沿袭前人遗制。萧:萧何;西汉初年丞相;规:规矩;规章;曹:曹参;萧何死后;继任丞相;随:跟随;沿袭。
[出处] 汉 扬雄《解嘲》:“夫萧规曹随,留侯画策,陈平出奇,功若泰山,响若阺隤。”
[拼音] xiāng jiān hé jí
[释义] 煎:煮;何:多么;急:紧迫。煮得为什么那样急。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。
[出处]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。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”
[拼音] xíng yún liú shuǐ
[释义]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拘束;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。
[出处] 宋 苏轼《与谢民师推官书》:“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,观之熟矣;大略如行云流水,初无定质,但常行于所当行,常止于所不可不止。”
[拼音] xī yǎng sāo bèi
[释义] 膝部发痒,却去搔背。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。
[出处] 汉 桓宽《盐铁论 利议》:“议论无所依,如膝痒而搔背。”
[拼音] xiāo yī gàn shí
[释义]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;很晚了才吃饭。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;后泛指勤奋刻苦;从早到晚不懈怠。
[出处] 唐 陆贽《兴元论解姜公辅状》:“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,宵衣旰食之辰。”
[拼音] xiāng rú yǐ mò
[释义] 濡:沾湿;沫:唾沫。水干了;鱼互相以吐沫沾湿;以维持生命。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。
[出处] 先秦 庄周《庄子 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[拼音] xiǎo shì fēng máng
[释义] 比喻稍微显示一下本领。
[出处] 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三章:“游击队长决不轻易地丢手了,尽管小试锋芒,但双方已经形成剑拔弩张的形势。”
[拼音] xuè liú chéng hé
[释义]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。
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杀得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”
[拼音] xiāo xiāo bù xiū
[释义] 哓哓:争辩声;休:停止,完。形容争辩个没完。
[出处] 唐·韩愈《重答张籍书》:“择其可语者诲之,犹时与吾悖,其声哓哓。”
[拼音] xiāng xiāo yù yǔn
[释义] 香、玉:旧时文人用来指女子;殒:坠落;比喻死亡。 比喻美女夭亡。
[出处]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30回:“香消玉碎佳人绝,粉骨残躯血染衣!”
[拼音] xīn hūn yàn ěr
[释义] 在刚结婚的欢乐里。燕尔:欢乐的样子。
[出处] 元 戴善夫《风光好》:“俺两个相见时,则他那旧性全无,共妾身新婚燕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