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wén fēng ér qǐ
[释义] 闻:听到;风:风声,消息。一听到风声,就立刻起来响应。
[出处] 宋 陈亮《祭赵尉母夫人文》:“登堂莫及,闻风而起。”
[拼音] wǎng kāi sān miàn
[释义] 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。比喻采取宽大态度,给人一条出路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殷本纪》:“汤出,见野张网四面,祝曰:‘自天下四方,皆入吾网。’汤曰:‘嘻,尽之矣!’乃去其三面。”
[拼音] wén cāo shèng suàn
[释义] 稳:有把握;操:掌握;胜算:能够制胜的计谋。指有把握取得胜利。
[出处] 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故明操必胜之数,以治必用之民。”
[拼音] wǔ sè wú zhǔ
[释义] 五色:指人脸上的神采;无主:无法主宰。形容恐惧而神色不定。
[出处]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知分》:“禹南省,方济乎江,黄龙负舟,舟中之人,五色无主。”
[拼音] wú guān dà tǐ
[释义] 对整个局势没有影响或关系。
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9回:“这正叫做事属偶然,无关大体。”
[拼音] wēn róu dūn hòu
[释义] 原指态度温和;朴实厚道。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。温柔:温和柔顺;敦:诚恳。
[出处]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经解》:“入其国,其教不可知也,其为人也,温柔敦厚,《诗》教也。”
[拼音] wèi hǔ tiān yì
[释义] 替老虎加上翅膀。比喻帮助坏人;增加恶人的势力。
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刘备枭雄,久留蜀而不遣,是纵虎入室矣。今更助之以军马钱粮,何异与为虎添翼乎?”
[拼音] wēi rú zhāo lù
[释义] 危险得象清早的露水,太阳一出就会消失。比喻处境极危险。
[出处] 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君之危若朝露,尚将延年益寿乎。”
[拼音] wàng xià cí huáng
[释义] 胡乱涂改文字。雌黄:古人抄书校书时涂改文字用的颜料。
[出处]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校定书籍,亦何容易?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。观天下书未遍,不得妄下雌黄。”
[拼音] wú fēng qǐ làng
[释义] 比喻平白无故地生出事来。有故意制造事端的意思。
[出处] 唐 希运《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》:“达摩西来,无风起浪;世尊拈花,一场败缺。”
[拼音] wò bù ān xí
[释义] 睡不安宁。形容心事、忧虑重重。
[出处] 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寡人卧不安席,食不甘味,心摇摇如悬旌,而无所终薄。”
[拼音] wù lǐ kàn huā
[释义] 原形容年老视力差,看东西模糊,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。
[出处] 唐 杜甫《小寒食舟中作》诗:“春水船如天上坐,老年花似雾中看。”
[拼音] wú suǒ bù tōng
[释义] 通:知道。没有什么不知道的。
[出处] 《孝经 感应》:“孝悌之至,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。”
[拼音] wàng chén bù jí
[释义] 见“望尘莫及”。
[出处]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赵咨传》:“暠送至亭次,望尘不及。”
[拼音] wǎng fèi xīn lì
[释义] 犹言枉费心机。
[出处] 宋·朱熹《答甘道士书》:“所云筑室藏书,此亦恐枉费心力。”
[拼音] wàng fēng bǔ yǐng
[释义] 比喻说话做事以不可靠的传闻或迹象为依据。
[出处]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10回:“怎幺能够身临其境,将水寨内探访明白,方好行事;似这等望风捕影,实在难以预料。”
[拼音] wàng fēng ér mí
[释义] ①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。形容畏惧之状。②望见对方就为之折服倾倒。形容钦敬之状。③同“望风披靡”。
[出处] 《汉书·杜周传》:“天下莫不望风而靡,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,骨肉亲属莫不股栗。”唐·陈子昂《堂弟孜墓志铭》:“是以乡里长幼,望风而靡;邦国贤豪,闻名而悦服。”
[拼音] wéi è bù quān
[释义] 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
[出处]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第七卷:“贾后为恶不悛。”
[拼音] wéi fǎ zì bì
[释义] 作定自弊。
[出处]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商君亡至关下,欲舍客舍。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‘商君之法,舍人无验者坐之。’商君喟然叹曰:‘嗟乎!为法之敝,一至此哉!’”
[拼音] wěi jì fēng gōng
[释义] 同“丰功伟绩”。伟大的功绩。
[出处] 明·黄绾《明道编》第三卷:“伟绩丰功,笼络一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