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shì wéi ér xì
[释义] 见“视同儿戏”。
[出处]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13回:“你不可视为儿戏。”
[拼音] shì wēi lèi luǎn
[释义] 事情危险得像堆起来的蛋一样。形容形势极端危险。
[出处]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十过》:“故曹小国也,而迫于晋楚之间,其君之危,犹累卵也。”
[拼音] shì wú èr jià
[释义] 买卖没有两种价钱,买卖公道,不欺骗人。形容社会风气好。亦作“市不二价”。
[出处] 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又奏为市无二价,官无狱讼。”
[拼音] shì xiǎn rú yí
[释义] 夷:平坦。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
[出处] 汉 刘协《喻郭汜诏》:“今得东移,望远若近,视险如夷。”
[拼音] shì yǔ xīn wéi
[释义] 同“事与原违”。
[出处] 北齐·魏收《魏书·王叡传》:“诚思竭尽力命,以报所受,不谓事与心违,忽婴重疾。”宋·欧阳修《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》诗:“貌先年老因忧国,事与心违始乞身。”
[拼音] shòu gǔ líng dīng
[释义] 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。亦作“瘦骨零丁”。
[出处] 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二六章:“这牢房比较大点、亮点,里面关着一个瘦骨伶仃的老头儿。”
[拼音] shū cái zhòng yì
[释义] 见“疏财仗义”。
[出处] 五代·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结棚避暑》:“而好接待四方之士,疏财重义,有难必救。”
[拼音] shuāng sù shuāng fēi
[释义] 宿在一起,飞在一起。比喻相爱的男女形影不离。
[出处] 无名氏《杂词》:“不如池上鸳鸯鸟,双宿双飞过一生。”
[拼音] shuǎng xīn yuè mù
[释义] 谓景色美丽,令人心情愉快。
[出处] 沈从文《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》:“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、房子、树木,全如敷了一层蓝灰,一切极爽心悦目。”
[拼音] shuò dà wú bǐ
[释义] 见“硕大无朋”。
[出处] 曹禺《日出》第一幕:“下面的裤子也硕大无比,裤管总在地上磨擦着。”
[拼音] shuō duǎn lùn cháng
[释义]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
[出处] 汉 崔瑗《座佑铭》:“无道人之短,无说己之长。”
[拼音] sǐ ér wú yuàn
[释义] 怨:怨恨。死了也不怨恨。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七回:“我说出你那破绽,教你死而无怨。”
[出处] 元·郑光祖《倩女离魂》第三折:“不是我闲淘气,便死呵死而无怨,待悔呵悔之何及!”
[拼音] sì hǎi yī jiā
[释义] 四海之内,犹如一家。形容天下一统。
[出处]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议兵》:“四海之内若一家,通达之属莫不从服。”
[拼音] sì tǐ bù qín
[释义] 四肢不劳动。形容脱离劳动。
[出处] 先秦 孔子《论语 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'子见夫子乎?'丈人曰:'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'”
[拼音] sǐ zhōng qiú shēng
[释义] 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。
[出处] 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“述谓延岑曰:‘事当奈何?’岑曰:‘男儿当死中求生,可坐穷乎?’”
[拼音] sòng gǔ fēi jīn
[释义] 颂:颂扬;非:非难;反对;今:现代。颂扬古代的;非难和反对现代的。
[出处] 汉 司马迁《史记 秦始皇本纪》:“有敢偶语《诗》《书》者弃市,以古非今者族。”
[拼音] suǒ jiàn suǒ wén
[释义] 看到的和听到的。
[出处] 宋·王安石《慈溪县学记》:“则士朝夕所见所闻,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。”
[拼音] suǒ xiàng wú qián
[释义] 所指向的地方,谁也阻挡不住。
[出处] 《三国志·魏志·鲜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书》:“年十四五,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,檀石槐策骑追击,所向无前,悉还得所亡。”
[拼音] sè dǎn rú tiān
[释义]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。
[出处]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四十五回:“那和尚一头接茶,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,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。人道色胆如天,却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张见。”
[拼音] shí wàng suǒ guī
[释义] 声望很高,为世人所敬仰。
[出处] 《晋书 阮籍传》:“卿时望所归,今欲屈卿同受顾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