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食不果腹

    [拼音] shí bù guǒ fù
    [释义] 果:充实。吃不饱肚子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庄周《庄子 逍遥游》:“適莽苍者,三餐而反,腹犹果然。”
  • 食前方丈

    [拼音] shí qián fāng zhàng
    [释义] 方丈:一丈见方。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。形容吃的阔气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食前方丈,侍妾数百人,我得志,弗为也。”
  • 生不逢辰

    [拼音] shēng bù féng chén
    [释义] 出生就没有碰上好时辰。形容时运不济或慨叹不被人赏识。
    [出处] 《诗经 大雅 桑柔》:“我生不逢辰,逢天僤怒。”
  • 誓死不二

    [拼音] shì sǐ bù èr
    [释义] 誓死:立下志愿,至死不变。至死也不变心。形容意志坚定专一。
    [出处] 鲁迅《华盖集 夏三虫》:“被吃者也无须在被吃之前,先承认自己之理应被吃,心悦诚服,誓死不二。”
  • 声价十倍

    [拼音] shēng jià shí bèi
    [释义] 声价:声望和社会地位。比喻名誉地位大大增高。
    [出处]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95回:“这大人们伯乐一顾,便声价十倍,何愁那州县不极力奉承。”
  • 手零脚碎

    [拼音] shǒu líng jiǎo suì
    [释义] 手脚不干净。比喻小偷小摸。
    [出处] 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我道你是聪明的卓氏,我道你是俊俏西施,怎肯便手零脚碎窃金赀,这都是崔通来妄指。”
  • 四海升平

    [拼音] sì hǎi shēng píng
    [释义] 升平:太平。天下太平。
    [出处] 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三折:“寡人御极以来,幸喜四海升平,八方宁靖。”
  • 食肉寝皮

    [拼音] shí ròu qǐn pí
    [释义] 吃他们的肉;剥下他们的皮当褥子垫。形容对敌的深仇大恨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》:“然二子者,譬于禽兽,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。”
  • 首尾相应

    [拼音] shǒu wěi xiāng yìng
    [释义] 应:接应。原指作战时各部密切配合;互相接应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孙武《孙子 九地》:“故善用兵者,譬如率然;率然者,常山之蛇也。击其首则尾至,击其尾则首至,击其中则首尾俱至。”
  • 师心自用

    [拼音] shī xīn zì yòng
    [释义] 师心:以己意为师。固执己见;自以为是。
    [出处] 唐 陆贽《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》:“又况不及中才,师心自用,肆于人上,以遂非拒谏,孰有不危者乎?”
  • 守身如玉

    [拼音] shǒu shēn rú yù
    [释义] 保持节操,象玉一样洁白无瑕。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。
    [出处]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4回:“孩儿守身如玉,岂肯堕入污泥!”
  • 水火无交

    [拼音] shuǐ huǒ wú jiāo
    [释义] 没有财物牵涉。形容为官清正廉洁。
    [出处] 《隋书 循吏传 赵轨》:“别驾在官,水火不与百姓交,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。”
  • 时乖命蹇

    [拼音] shí guāi mìng jiǎn
    [释义] 时:时运,时机;乖:不顺利;蹇:一足偏废,引伸为不顺利。时运不好,命运不佳。这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观点。
    [出处] 元 白仁甫《墙头马上》:“早是抱闲怨,时乖运蹇。”
  • 食言而肥

    [拼音] shí yán ér féi
    [释义] 食言:失信。指不守信用,只图自己占便宜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》:“是食言多矣,能无肥乎?”
  • 似水流年

    [拼音] sì shuǐ liú nián
    [释义] 流年:光阴。光阴像川流不息的江水;一去不复返。比喻光阴过得很快。
    [出处] 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惊梦》:“则为你如花美眷,似水流年,是答儿闲寻遍,在幽闺自怜。”
  • 死而无悔

    [拼音] sǐ ér wú huǐ
    [释义]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。形容态度坚决。
    [出处] 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’”
  • 死不足惜

    [拼音] sǐ bù zú xī
    [释义] 足:值得;惜:吝惜或可惜。形容不怕死或死得没有价值。
    [出处] 《宋史·苏洵传》:“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,有所恃。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,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。”
  • 势成骑虎

    [拼音] shì chéng qí hǔ
    [释义] 情势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;很难下来。比喻已在进行中的事情;迫于情势;欲罢不能。
    [出处] 清 吴璿《飞龙全传》:“心里其实害怕;无奈势成骑虎,只得勉强要去厮杀。”
  • 师出有名

    [拼音] shī chū yǒu míng
    [释义] 师:军队;名:名义,引伸为理由。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。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。
    [出处]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师必有名。”
  • 硕果仅存

    [拼音] shuò guǒ jǐn cún
    [释义] 大的树上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。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;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。
    [出处] 清 候方域《彭容园文序》:“今则曾未须臾,而生死聚散,升沉显晦之变不可胜穷,而彭子获以硕果独存,岂非天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