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rì yuè jīng tiān
[释义] 太阳月亮每天都经过天空。比喻历久不衰;永恒不变;也比喻事情明显;有目共睹。
[出处]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冯衍传上》:“其事昭昭,日月经天,河海带地,不足以比。”
[拼音] róng wéi yī tǐ
[释义] 融合为整体。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;配合自然;如同一个整体。
[出处] 先秦 管仲《管子 七法》:“有一体之治,故能出号令,明宪法矣。”
[拼音] rén cái liǎng shī
[释义] 人和钱财都无着落或都有损失。同“人财两空”。
[出处] 《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遇夫》:“王三中了举,不久到了京,白白地要了玉堂春去,可不人财两失?”
[拼音] ruǎn ruò wú lì
[释义] 形容身体衰弱无气力。也可比喻处事不得力,不中用。
[出处] 巴金《我的故事》:“你看我是一个多么软弱无力的人。”
[拼音] rén wǔ rén liù
[释义] 装模作样,假正经。
[出处] 王朔《枉然不供》:“别看那小子装得五讲四美、人五人六的样儿,其实一肚子男盗女娼,背着人嘴脏着呢。”
[拼音] rén yāo diān dǎo
[释义] 妖:妖魔鬼怪。人与鬼颠倒。比喻是非颠倒,好坏不分
[出处] 晋·干宝《搜神记》:“鬼便遂归,作其父形,且语其家:‘二儿已杀妖矣。’儿暮归,共相庆贺,积年不觉。”
[拼音] rě huǒ shàng shēn
[释义] 惹:招引。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
[出处] 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:“生怕惹火烧身,连忙把余琳并冯氏,都送将出来。”
[拼音] rén lǎo xīn bù lǎo
[释义] 指人虽然老了,但有一颗年轻的心
[出处]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卷:“他这个汉子,人老心不老,有朝一日,会靠不住的。”
[拼音] rén xīn bù zú shé tūn xiàng
[释义] 比喻人贪心不足,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。
[出处] 元 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楔子:“人心不足蛇吞象,世事到头螳捕蝉。”
[拼音] rén wèi cái sǐ,niǎo wèi shí wáng
[释义] 旧时俗语。意思是为了追求金钱,连生命都可以不要。
[出处]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3回:“俗话说得好:‘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。’当时袁伯珍听得这些说话,便要从此发一宗洋财。”
[拼音] rén bù kě mào xiàng,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
[释义] 相:估量,评价。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别是一番面目,想到:‘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!’”
[拼音] sā yā zǐ
[释义] 抬腿走开或奔跑,开溜
[出处] 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中央军撒丫子跑,这一带丢下的武器可多呢!”
[拼音] shā rén rú má
[释义] 杀死的人像乱麻一样数不清。形容杀人极多。
[出处] 唐 李白《蜀道难》诗:“朝避猛虎,夕避长蛇,磨牙吮血,杀人如麻。”
[拼音] sān jiān qí kǒu
[释义] 嘴上贴了三次封条。形容言语非常谨慎;或不开口。缄:封;闭。
[出处] 汉 刘向《说苍 敬慎》:“孔子之周,观于太庙,右陛之侧,有金人焉,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
[拼音] shàng xià yī xīn
[释义] 上上下下一条心。
[出处] 先秦 荀况《荀子 富国》:“上下一心,三军同力,与之远举极战,则不可。”
[拼音] shēng sè gǒu mǎ
[释义] 声色:歌舞和女色;狗马:养狗和骑马。后来二语连用;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。
[出处] 唐 白居易《悲哉行》:“平封还酒债,堆金选蛾眉。声色狗马外,其余一无知。”
[拼音] sān qī sì qiè
[释义] 妻妾众多的意思。
[出处] 清 李渔《风筝误 逼婚》:“你做状元的人,三妻四妾,任凭再娶。”
[拼音] shēn qīng yán wēi
[释义] 身轻:身价低下,地位低;微:任用小。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。
[出处] 《后汉书·孟尝传》:“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:‘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,而身轻言微,终不蒙察。区区破心,徒然而已。’”
[拼音] sān gū liù pó
[释义] 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;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。
[出处] 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 三姑六婆》:“三姑者,尼姑、道姑、卦姑也;六婆者,牙婆、媒婆、师婆、虔婆、药婆、稳婆也。”
[拼音] shè bǐ chéng qù
[释义] 涉笔:动笔;趣:意味;意趣。一动笔就趣味盎然。
[出处]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00回:“读了些四库奇书,享了些半生清福。心有余闲,涉笔成趣,每于长夏余冬,灯前月夕,以文为戏,年复一年,编出《镜花缘》一百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