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千回百折

    [拼音] qiān huí bǎi zhé
    [释义] 形容文艺作品或歌声、乐曲跌宕婉转。也形容事态的发展、前进的历程弯弯曲曲,很不顺利。
    [出处] 清·郑燮《潍县署中与舍弟书·五》:“百川时文,精粹湛深,抽心苗,发奥旨,绘物态,状人情,千回百折,而卒造乎浅近。”
  • 七步之才

    [拼音] qī bù zhī cái
    [释义] 形容人有才气;文思敏捷。
    [出处]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;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”
  • 黔驴之计

    [拼音] qián lǘ zhī jì
    [释义] 比喻虚有其表,本领有限。
    [出处] 宋 李曾伯《代襄阃回陈总领贺转官》:“虽长蛇之势若粗雄,而黔驴之技已尽展。”
  • 千门万户

    [拼音] qiān mén wàn hù
    [释义] 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孝武本纪》:“于是作建章宫,度为千门万户。”
  • 轻于鸿毛

    [拼音] qīng yú hóng máo
    [释义] 鸿毛:大雁的毛。比大雁的毛还要轻。比喻非常微小或毫无价值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太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  • 奇花异草

    [拼音] qí huā yì cǎo
    [释义]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。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。
    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0回:“命周贾于绛州城内,起一座花园,遍求奇花异草,种植其中。”
  • 气冲牛斗

    [拼音] qì chōng niú dǒu
    [释义] 牛:牵牛星;斗:北斗星;指天空。原指宝剑的光气射入天际。形容气势极盛;直冲星空。有时也指怒气极盛。
    [出处] 唐 杨炯《杜袁卅墓志铭》:“宝剑之沉,夜气冲于牛斗。”
  • 歧路亡羊

    [拼音] qí lù wáng yáng
    [释义] 亡:丢失。在岔道上跑丢了羊。比喻人生道路复杂;掌握不好方向会误入歧途;以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。
    [出处] 《列子 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
  • 亲如骨肉

    [拼音] qīn rú gǔ ròu
    [释义]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。
    [出处] 江耀辉《红军鞋》:“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,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。”
  • 情同骨肉

    [拼音] qíng tóng gǔ ròu
    [释义] 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。
    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7回:“我与公覆,情同骨肉,径来为献密书,未知丞相肯容纳否?”
  • 勤能补拙

    [拼音] qín néng bǔ zhuō
    [释义] 勤:勤奋;拙:愚笨。勤勉地干;就能够补偿笨拙所造成的不足。
    [出处] 宋 邵雍《弄笔吟》:“弄假像真终是假,将勤补拙总输勤。”
  • 情景交融

    [拼音] qíng jǐng jiāo róng
    [释义] 内心的感情和客观的景物相互融合在一起。一般指文艺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与抒发作者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。
    [出处] 宋 张炎《词源》:“离情当如此作,全在情景交炼,得言外意。”
  • 千叮万嘱

    [拼音] qiān dīng wàn zhǔ
    [释义] 叮:叮咛。反复叮嘱;再三吩咐。
    [出处] 元 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我将你千叮万嘱,你偏放人长号短哭。”
  • 全始全终

    [拼音] quán shǐ quán zhōng
    [释义] 全:完备,齐全;终:结束。从头到尾都很完善。形容办事认真,有头有尾。
    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2卷:“而今更有一段话,又只因一句戏言,致得两边错认,得了一个老婆。全始全终,比前话更为完美。”
  • 求贤若渴

    [拼音] qiú xián ruò kě
    [释义] 贤:有才能的人。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;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。
    [出处] 《隋书 韦世康传》:“朕夙夜庶几,求贤若渴,冀与公共治天下,以致太平。”
  • 穷极无聊

    [拼音] qióng jí wú liáo
    [释义] 无聊;精神空虚;无所寄托。原形容生活贫困;生活没有着落。现多形容无事可做;精神上非常空虚。
    [出处] 南朝 宋 费昶《思公子》诗:“虞卿亦何命,穷极若无聊。”
  • 轻车简从

    [拼音] qīng chē jiǎn cóng
    [释义] 行装简单,跟随的人少(多指有地位的人)。
    [出处] 《荡寇志》第111回:“独点范成龙一人随护,又带亲随数人,轻车简从,与流广一同上京。”
  • 秋毫之末

    [拼音] qiū háo zhī mò
    [释义] 秋毫: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。末:末梢;尖端。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吾力足以举而钧,而不足以举一羽;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,则王许之乎?”
  • 曲径通幽

    [拼音] qū jìng tōng yōu
    [释义] 弯曲的小路通到隐蔽幽深的地方。形容园林曲折幽深。
    [出处] 唐 常建《破峙禅院》: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。”
  • 浅见寡闻

    [拼音] qiǎn jiàn guǎ wén
    [释义] 浅见:肤浅的见解;寡闻:听到的很少。形容见闻不广,所知不多。
    [出处] 《史记·五帝本纪赞》:“非好学深思,心知其意,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