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pàn ruò hēi bái
[释义] 判:区别。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。形容界限分明
[出处] 清·方苞《书祭裴太常文后》:“夫文之高下雅俗,判若黑白。”
[拼音] pà sān pà sì
[释义] 这也怕,那也怕。比喻顾虑太多,不能做出决定
[出处]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李昌叫你写,就是说你行,叫你拿主张。你怕三怕四干什么。”
[拼音] pái huái bù dìng
[释义] 在难于接受的或同样紧迫的两者之间作出抉择时为难犹豫
[出处] 李云德《沸腾的群山》:“严浩目前是在十字路口,毫无主意地转游,何去何从徘徊不定。”
[拼音] pǔ pǔ tōng tōng
[释义] 指平常的,一般的
[出处]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60回:“这一声,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,不晓得什么道理,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。”
[拼音] píng shí bù shāo xiāng,jí lái bào fó jiǎo
[释义] 谚语。原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。
[出处]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11章:“平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,一旦听说要考试了,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。”
[拼音] qióng cuò dà
[释义] 措大:醋大,指读书人。穷困的读书人
[出处] 清·许奉恩《里乘》第三卷:“而鳃鳃然羡于穷措大,能勿愧乎!”
[拼音] qí xīn lù lì
[释义] 形容认识一致,共同努力
[出处] 晋 袁宏《后汉纪 献帝纪一》:“凡我同盟,齐心戮力,以致臣节。”
[拼音] qí wèi wú qióng
[释义] 味:回味;玩味;穷:尽。形容含义深刻;让人回味不尽。
[出处] 宋 朱熹《四书集注 中庸》:“放之则弥六合,卷之则退藏于密;其味无穷,皆实学也。”
[拼音] qī qíng liù yù
[释义] 泛指人的情欲;七情: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;六欲:生、死、耳、目、口、鼻所生的欲望。
[出处]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回:“至求仙一事,无非远离红尘,断绝七情六欲,一意静修,自然可入仙道了。”
[拼音] qiān yán wàn hè
[释义] 形容山峦连绵,高低重迭。
[出处]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顾长康从会稽还,人问山川之美,顾云:‘千岩竞秀,万壑争流,草木蒙笼其上,若云兴霞蔚。’”
[拼音] qī jūn wǎng shàng
[释义] 欺骗蒙蔽君主。
[出处] 元 杨朝英《叨叨令 叹世》曲:“他待学欺君罔上曹丞相,不如俺葛巾漉酒陶元亮。”
[拼音] qiān lǜ yī dé
[释义] 虑:思考;得:收获。在千百次的考虑中;总会有正确的时候。
[出处] 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十八》:“婴闻之: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; 愚人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[拼音] qī qī ài ài
[释义] 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,说话不流利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张丞相列传》:“臣口不能言,然臣期期知其不可。”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言语》:“邓艾口吃,语称艾艾。”
[拼音] qián yǎng hòu hé
[释义] 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。多指大笑、酒醉、困倦时站立不稳的样子。
[出处] 元 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一折:“东倒西歪,后合前仰,离席上,这酒兴颠狂。”
[拼音] qí lè wú qióng
[释义] 乐;乐趣;穷:尽头。指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。
[出处] 宋 邵雍《伊川击壤集 君子饮酒吟》第16卷:“家给人足,时和岁丰;筋骸康健,里闬乐从;君子饮酒,其乐无穷。”
[拼音] qiān ēn wàn xiè
[释义] 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。
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四回:“李助是个星卜家,得了银子,千恩万谢的辞了范全、王庆,来到段家庄回复。”
[拼音] qī shàng mán xià
[释义] 对上欺骗,博取信任;对下隐瞒,掩盖真相。
[出处] 唐 元结《奏免科率状》:“忝官尸禄,欺上罔下,是臣之罪。”
[拼音] qǐ xià zhān jīn
[释义] 襟:衣服胸前的部分。泪水滚滚流下,沾湿衣服前襟。哭得非常悲伤。
[出处] 《尸子》卷下:“曾子每读《丧礼》,泣下沾襟。”
[拼音] qiān rén suǒ zhǐ
[释义] 指:指责。许多人在指责。
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嘉传》:“里谚曰:‘千人所指,无病而死。’臣常为之寒心。”
[拼音] qī cháng bā duǎn
[释义] 形容高矮、长短不齐。也指不幸的事。
[出处]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3回:“左有顾大嫂,右有孙二娘,引一千余军马,都是七长八短汉,四山五岳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