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自不量力

    [拼音] zì bù liàng lì
    [释义] 自己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。指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亲亲,不征辞,不察有罪。”
  • 坐而论道

    [拼音] zuò ér lùn dào
    [释义] 论道:谈论道理、学说、主张。坐着谈论各种事理。形容脱离实际;空谈理论。
    [出处] 《周礼 考工记序》:“坐而论道,谓之王公;作而行之,谓之士大夫。”
  • 珠围翠绕

    [拼音] zhū wéi cuì rào
    [释义] 珍珠、翡翠团团围绕。形容豪华、富贵或女子服饰华丽。也形容美女侍从众多。
    [出处] 元 金好问《书贻第三女珍》:“珠围翠绕三花树,李白桃红一捻春。”
  • 正本清源

    [拼音] zhèng běn qīng yuán
    [释义] 正本:从根本上整顿;清源:从起源上整理。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;彻底解决问题。
    [出处] 《晋书 武帝纪》:“思与天下式明王度,正本清源,于置胤树嫡,非所先务。”
  • 争风吃醋

    [拼音] zhēng fēng chī cù
    [释义] 因忌妒而明争暗斗(风:风韵;吃醋:常指在男女关系上产生嫉妒情绪)。
    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那月香好副嘴脸,年已长成。倘或有意留他,也不见得。那时我争风吃醋便迟了。”
  • 自立门户

    [拼音] zì lì mén hù
    [释义] 自己独立成为一户人家。指成家自立。多比喻独立出来;另搞一套。
    [出处]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1回:“要称我的心,除非自立门户。”
  • 自我陶醉

    [拼音] zì wǒ táo zuì
    [释义] 形容不适当地自我欣赏。陶醉:沉醉在某种境界或情绪中。
    [出处] 郭沫若《棠棣之花》第三幕:“侠(渐渐激昂起来,显出自我陶醉的神气)‘我侠累,手有搏虎之力,比姜太公还要足智多谋,谁个能够把我怎样?’”
  • 作法自毙

    [拼音] zuò fǎ zì bì
    [释义] 毙:倒下;死去。自己立法;却使自己受害。比喻自作自受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商君列传》:“商君亡至关下,欲舍客舍。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,曰:‘商君之法,舍人无验者坐之。’商君喟然叹曰:‘嗟乎!为法之敝,一至此哉!’”
  • 责有攸归

    [拼音] zé yǒu yōu guī
    [释义] 责任有所归属。指应承担的责任是推卸不掉的。
    [出处] 宋 司马光《体要疏》:“夫公卿所荐举,牧伯所纠劾,或谓之贤者而不贤,谓之有罪而无罪,皆有迹可见,责有所归,故不敢大为欺罔。”
  • 至死不悟

    [拼音] zhì sǐ bù wù
    [释义] 到死都不觉悟。形容顽固不化。悟:醒悟。
    [出处] 晋 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求乞福愿,冀其必得,至死不悟,不亦哀哉?”
  • 坐观成败

    [拼音] zuò guān chéng bài
    [释义] 坐在一边;观察别人的成败;即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持旁观的态度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田叔列传》:“见兵事起,欲坐观成败;见胜者欲合从之,有两心。”
  • 助纣为虐

    [拼音] zhù zhòu wéi nüè
    [释义] 帮助坏人干坏事(纣:商朝末年的暴君商纣王;虐:暴行)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今始入秦,即安其乐,此所谓助桀为虐。”
  • 众星捧月

    [拼音] zhòng xīng pěng yuè
    [释义] 众多的星星围绕着月亮。比喻众人拥护某人;也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。
    [出处]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喻若众星拱明月。”
  • 自轻自贱

    [拼音] zì qīng zì jiàn
    [释义] 轻、贱:轻视。卑视自己;不知自重。
    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二卷:“又且他家差老园公请你,有凭有据,须不是你自轻自贱。”
  • 众目昭彰

    [拼音] zhòng mù zhāo zhāng
    [释义] 大家都看得很清楚。昭彰:明显。
    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,众目昭彰,一传出去,不见得轻放过了你。”
  • 彰明较著

    [拼音] zhāng míng jiào zhù
    [释义] 极其明显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伯夷列传》:“是遵何德哉?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。”
  • 众寡悬殊

    [拼音] zhòng guǎ xuán shū
    [释义] 双方人数多少差别很大。众:多;寡:少。
    [出处] 《隋书 杨善会传》:“每恨众寡悬殊,未能灭贼。”
  • 抓耳挠腮

    [拼音] zhuā ěr náo sāi
    [释义] 又抓耳朵又搔腮帮子。形容高兴焦急等的样子。(挠、抓:搔)
    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1卷:“大郎听罢,气得抓耳挠腮没有是处。”
  • 坐冷板凳

    [拼音] zuò lěng bǎn dèng
    [释义] 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。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。
    [出处]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7回:“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,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,在人家坐冷板凳,做猢狲大王,已经天悬地隔了。”
  • 治国安民

    [拼音] zhì guó ān mín
    [释义] 治:治理;安:使安定;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。治理国家;使百姓安定。
    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食货志上》:“财者,帝王所以聚人守位,养成群生,奉顺天德,治国安民之本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