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shū xiāng mén dì
[释义] 书香: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。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。
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,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,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。”
[拼音] sì dǒng fēi dǒng
[释义] 好像懂了;又像没懂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。
[出处]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1回:“三位姨太太瞧了,亦似懂非懂的。”
[拼音] sì jiǎo cháo tiān
[释义] 四脚:指四肢。形容仰面跌倒。也比喻躺下不干。
[出处] 明·西湖渔隐主人《欢喜冤家》第11回:“老和尚上前来争,被觉空一推,跌个四脚朝天。”
[拼音] sī sī rù kòu
[释义] 每条丝线都从筘齿中穿过。比喻文章、艺术表演等细密合拍。扣:织绸的筘;丝丝:每一根丝。
[出处] 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:“此为丝丝入扣:‘暗中抛索,如道家所云三神山舟不得近,近者辄被风引回也。’”
[拼音] shuō dōng dào xī
[释义]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。
[出处] 杜鹏程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:“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?”
[拼音] shùn shuǐ rén qíng
[释义] 利用机会顺便给人的好处。也指不费力的人情。
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99回:“守将和军卒都受了贿赂,落得做个顺水人情。”
[拼音] sǐ bù huǐ gǎi
[释义] 到死也不追悔、改正。形容非常顽固。
[出处] 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三章:“虽是吃后悔药可悲,但总比那些花岗岩脑壳至死不悔改的好得多。”
[拼音] shí yùn bù jì
[释义] 时机和命运不佳。
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九:“先对莫翁道:‘寄儿蒙公公相托,一向看牛不差。近来时运不济,前日失了两牛,今蹇驴又生病,寄儿看管不来。’”
[拼音] shòu bǐ nán shān
[释义] 南山:指秦岭终南山。旧时比喻长寿。
[出处] 《诗经 小雅 天保》:“如月之恒,如日之升,如南山之寿。”
[拼音] shén cǎi fēi yáng
[释义] 神采: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。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。形容人兴奋得意;精神焕发的样子。
[出处] 丁玲《梦珂》:“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,高贵的,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,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。”
[拼音] sān nián wǔ zǎi
[释义] 载:年。指三五年。形容不很长的几年时间。
[出处] 元 杨文奎《儿女团圆》第二折:“也须知俺这三年五载,看看衰迈,还有甚精金响钞,暗暗藏埋。”
[拼音] sàng hún shī pò
[释义] 原义为失去了魂魄。形容极度惊慌、恐惧。
[出处] 鲁迅《坟 未有天才之前》:“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,其实何尝有力,而一群老头子,还有少年,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。”
[拼音] sàng jiā zhī gǒu
[释义] 失去靠山,无家可归者或丧失了主子、惶张惊恐,无处投奔者
[出处] 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东门有人,其颡似尧,其项类皋陶,其肩类子产,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,累累若丧家之狗。”元·郑廷玉《后庭花》第二折:“他两个忙忙如丧家之狗,急急似漏网之鱼。”
[拼音] shān gāo shuǐ xiǎn
[释义] 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。
[出处]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上西天拜佛走一遭,怕什么山高路险,水阔波狂。”
[拼音] shǎng fá bù míng
[释义] 赏罚不清楚不明白。该奖赏的不奖赏,该惩罚的不惩罚。
[出处]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便宜十六策·赏罚》:“夫将专恃生杀之威,必生可杀,必杀可生,忿怒不详,赏罚不明,教令不常,以私为公,此国之五危也。”
[拼音] shǎng fá yán míng
[释义] 同“赏罚分明”。
[出处] 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实贡》:“赏罚严明,治之材也。”
[拼音] shén qíng huǎng hū
[释义] 神志不清,心神不定。
[出处] 《魏书·侯莫陈悦传》:“悦自杀岳后,神情恍惚,不复如常。”
[拼音] shēn wú fēn wén
[释义] 形容非常贫穷
[出处] 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第一章:“他现在是身无分文,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。”
[拼音] shēng dòng huó pō
[释义] 内容和形式的丰富、活跃
[出处] 毛泽东《打退资产阶级右派的进攻》:“应当提倡讲话,应当是生动活泼的。”
[拼音] shì bù guān jǐ
[释义] 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。
[出处] 《曹雪芹别传》:“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,少发议论,事不关己,不必打听,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,一直不甚了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