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渺无人烟

    [拼音] miǎo wú rén yān
    [释义] 一片渺茫,没有人烟
    [出处] 清 魏子安《花月痕》第47回:“不上一月,将淮北千里,扫荡个渺无人烟。”
  • 明明白白

    [拼音] míng míng bái bái
    [释义] 清清楚楚,明确无误;正大光明
    [出处]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5回:“账目已明明白白,并无分文来去。”
  • 铭心刻骨

    [拼音] míng xīn kè gǔ
    [释义] 铭、刻:在器物上刻出字迹。刻写在心上骨上。
    [出处] 明 李开先《林冲宝剑记》:“恩同海岳,铭心刻骨难忘。”
  • 目无尊长

    [拼音] mù wú zūn zhǎng
    [释义] 不把尊长放在眼里。形容狂妄无礼
    [出处] 巴金《家》:“她不满意觉慧的目无尊长的态度,更不满意觉民的反抗家长、实行逃婚的手段。”
  • 卖儿鬻女

    [拼音] mài ér yù nǚ
    [释义] 鬻:卖。指穷困到极点;无法养家糊口;维持生活;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。
    [出处]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7回:“破家荡产,鬻儿卖女,时有所闻。”
  • 迷离恍惚

    [拼音] mí lí huǎng hū
    [释义] 模糊闪烁;分辨不清;似有若无。
    [出处]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:“庭中一半似银海一般的白,一半却迷离惝恍,摇曳着桐叶的黑影。”
  • 面无人色

    [拼音] miàn wú rén sè
    [释义] 脸色没有一点血色。形容恐惧到极点或非常虚弱。
    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李将军列传》:“会日暮,吏士皆无人色,而广意气自如,益治军。”
  • 满腹疑团

    [拼音] mǎn fù yí tuán
    [释义] 一肚子弄不清的疑问。指很多弄不清的问题。
    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7回:“弄得宝玉满肚疑团,没精打采,归至怡红院中。”
  • 面如土色

    [拼音] miàn rú tǔ sè
    [释义]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《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》:“归到壁前看季布,面如土色结眉额。”
  • 明火执杖

    [拼音] míng huǒ zhí zhàng
    [释义] 点着火把,拿着武器。原指公开抢劫。后比喻公开地、毫不隐藏地干坏事。
    [出处]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0回:“那借金银人,身贫无计,结成凶党,明火执杖,白日杀上我门。”
  • 民穷财尽

    [拼音] mín qióng cái jìn
    [释义] 人民穷困,国家财富也消耗完了。
    [出处] 《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》:“况且民穷财尽,百姓饔餐不饱,没闲钱去养马骡。”
  • 名山大川

    [拼音] míng shān dà chuān
    [释义]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。
    [出处] 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
  • 默默无言

    [拼音] mò mò wú yán
    [释义] 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。
    [出处] 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二折:“忧的我神思竭,默默无言;愁的我魂胆丧,兢兢打战。”
  • 民怨沸腾

    [拼音] mín yuàn fèi téng
    [释义] 人民的怨声就象开水在翻滚一样。形容人民对腐败黑暗的反动统治怨恨到了极点。
    [出处] 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第十卷:“王荆公行新法,自知民怨沸腾。”
  • 秘而不宣

    [拼音] mì ér bù xuān
    [释义] 秘:不公开的;引申为隐匿;不能让别人知道;宣:公开。把知道的消息、情况隐秘起来;不告诉别人。
    [出处]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吕蒙传》:“密为肃陈三策,肃敬受之,秘而不宣。”
  • 民生凋敝

    [拼音] mín shēng diāo bì
    [释义] 民生:人民的生计;凋敝:破落;衰败。形容社会经济衰败;人民生活困苦。
    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循吏传序》:“民用凋敝,奸宄不禁。”
  • 明眸皓齿

    [拼音] míng móu hào chǐ
    [释义] 眸:眸子;眼珠;皓:洁白。明亮的眼睛;洁白的牙齿。形容女子的美貌;也借指美女。
    [出处] 唐 杜甫《哀江头》诗:“明眸皓齿今何在?血污游魂归不得。”
  • 鸣锣喝道

    [拼音] míng luó hè dào
    [释义]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,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。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,制造声势,开辟道路。
    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3回:“落后便是那河台鸣锣喝道前呼后拥的过去。”
  • 盲人摸象

    [拼音] máng rén mō xiàng
    [释义] 佛经故事;传说几个盲人各自抚摸大象的身体;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所摸到的一部分就是大象;因此各人所说不一;争论不休。比喻以一点代替全面;看问题片面。
    [出处]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洪进禅师》:“有僧问:‘众盲摸象,各说异端,忽遇明眼人又作么生?’”
  • 民富国强

    [拼音] mín fù guó qiáng
    [释义] 人民富裕,国家强盛。
    [出处] 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》:“越主内实府库,垦其田畴,民富国强,众安道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