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lì lì kě shǔ
[释义] 历历:清楚、分明的样子;清清楚楚;可以数得出来。
[出处] 《旧五代史 明宗纪十》:“濮州进重修河堤图,沿河地名,历历可数。”
[拼音] lì dì chéng fó
[释义] 佛家劝善之语;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;只要弃恶从善;立即可以成佛。
[出处]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,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”
[拼音] líng lóng tī tòu
[释义] 玲珑:灵巧精致。剔透:明彻透亮。形容器物的奇巧;精致;鲜明透亮。
[出处] 元 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二折:“惜玉怜香天生就,另一种可喜风流。淹润惯熟,玲珑剔透,软款温柔。”
[拼音] luò huāng ér táo
[释义] 离开大路;逃向荒野。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。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。
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玄德望见‘地公将军’旗号,飞马赶来,张宝落荒而走。”
[拼音] lái zhī bù yì
[释义] 易:轻易、容易。形容获得成功或得到财物非常不容易。
[出处] 明 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
[拼音] liǔ àn huā míng
[释义] 绿柳成荫、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。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。
[出处] 宋 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[拼音] lí tí wàn lǐ
[释义] 离:离开;题:题目;主题;题旨;万里:泛指很远。指说话或写文章同原先要表达的主题离得很远。
[出处] 毛泽东《反对党八股》:“其结果,往往是‘下笔千言,离题万里’,仿佛像个才子,实则到处害人。”
[拼音] lǎo shí bā jiāo
[释义] 形容人规规矩矩,谨慎胆小的样子。
[出处] 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一个一个心慈面善,全是老实巴交的。”
[拼音] lì bù néng zhī
[释义] 力量不能支撑。表示事到危难时候;想要挽救、解决;但力量不够。
[出处] 隋 王通《文中子 事君》:“大厦将倾,非一木所支也。”
[拼音] lǎo niú shì dú
[释义] 舐:舔;犊:小牛。老牛舔着小牛。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。
[出处]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杨彪传》:“子修为曹操所杀,操见彪问曰:‘公何瘦之甚?’对曰:‘愧无日磾先见之明,犹怀老牛舐犊之爱。’”
[拼音] lǎo jì fú lì
[释义] 骥:千里马;枥:马槽。伏枥:就着马槽吃食。老的千里马虽然趴在槽头吃食;但仍想奔驰千里。比喻人老了仍有雄心壮志。
[出处] 三国 魏 曹操《步出夏门行》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”
[拼音] lì pái zhòng yì
[释义] 力:竭力;排:排除;议:议论;意见。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;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。
[出处] 宋 苏辙《上皇帝书》:“臣以不识忌讳,得罪于有司,仁宗哀其狂愚,力排众议,使臣得不遂弃于世。”
[拼音] líng dǎ suì qiāo
[释义] 指一项工作不能有计划的一气完成;而是断断续续地去做。也指零星消灭。
[出处] 胡天培《山村新人》:“他就指使他的两个兄弟,零打碎敲地把粮食运出去,以高价出售。”
[拼音] lì bīng mò mǎ
[释义] 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
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郑穆公使视客馆,则束载厉兵秣马矣。”
[拼音] lòu dòng bǎi chū
[释义] 漏洞:不周密的地方;百出:形容出现次数很多。破漏的地方非常多。比喻说话、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。
[出处] 姚雪垠《序》:“我们从《歧路灯》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种世俗人物,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
[拼音] lù lù wú wéi
[释义] 碌碌:平庸的样子。平平庸庸;无所作为。
[出处] 杨沫《青春之歌》第一部第21章:“我早就这样想:与其碌碌无为地混这一生,不如壮烈去死!”
[拼音] léi tíng wàn yūn
[释义] 雷霆:暴雷;霹雳;钧:古代的重量单位;一钧合15公斤。形容威力极大;不可阻挡。
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贾山传》:“雷霆之所击,无不摧折者;万钧之所压,无不糜灭者。”
[拼音] lì bù shèng rèn
[释义] 胜任: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。能力不够;难以担当任务。
[出处] 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德薄而位尊,知小而谋大,力小而任重,鲜不及矣……言不胜其任也。”
[拼音] lù lù wú néng
[释义] 碌碌:平庸、无能的。平平庸庸,没有能力。
[出处] 宋 吴箕《常说》:“上书昭王,切而不迫;君臣纵谈,观者色变,此岂碌碌无能之人?”
[拼音] luò yè guī gēn
[释义] 树叶落到树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客居异乡的人;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。
[出处] 明 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38出:“落叶归根,丰城剑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