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hào xué bù juàn
[释义] 倦;厌倦。爱好学习;从不厌倦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楚世家》:“昔我文公,狐季姬之子也,有宠于献公,好学不倦。”
[拼音] hé ér wéi yī
[释义] 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个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春申君列传》:“臣为王虑,莫若善楚。秦、楚合而为一以临韩,韩必敛之。”
[拼音] hēi dēng xiā huǒ
[释义]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。
[出处] 端木蕻良《科尔沁旗草原》:“呵,你这个时候,走什么,黑灯瞎火的。”
[拼音] hōng yún tuō yuè
[释义] 烘;渲染;托:衬托 。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。比喻不从正面描绘;而从侧面点染以烘托突出主要事物。
[出处]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金圣叹批:“而先写张生者,所谓画家烘云托月之秘法。”
[拼音] háo wú èr zhì
[释义] 二致:两样。丝毫没有什么两样。指完全一样。
[出处] 郭沫若《断断集 屈原时代》:“那时候的文体的变革和近代的文学革命,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的,实在是毫无二致。”
[拼音] hèn rù gǔ suí
[释义] 从骨髓里仇恨某人某事。形容痛恨到了极点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秦本纪》:“缪公之怨此三人,入于骨髓,愿令此三人归,令我君得自快烹之。”
[拼音] hòu huì yǒu qī
[释义] 会:相见;见面;期:时期。以后还有见面的日子或以后还有相见的机会。
[出处] 元 乔梦符《扬州梦》第三折:“小官公事忙,后会有期也。”
[拼音] hū zhī yù chū
[释义] 呼:招呼;之:代词;指代呼唤的对象;欲:就要。指好像叫他一声;他就会出来似的。形容画像非常逼真。也形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十分生动。
[出处] 宋 苏轼《郭忠恕画赞序》:“空蒙寂历,烟雨灭没,恕先在焉,呼之或出。”
[拼音] héng méi nù mù
[释义] 眉毛横竖;双目怒睁。形容强、凶狠的神情。
[出处]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1回:“不一时,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,早进来了横眉怒目,挺胸凸肚的一群人。”
[拼音] hé qù hé cóng
[释义] 去:离开;从:跟随。往哪里去?跟什么人?多指在重大问题上做出某种抉择。
[出处] 战国 楚 屈原《楚辞 卜居》:“宁与黄鹄比翼乎?将与鸡鹜争食乎?此孰吉孰凶,何去何从?”
[拼音] hóng hú zhī zhì
[释义] 鸿鹄:天鹅。天鹅所有的志向。比喻远大志向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陈涉世家》:“嗟乎!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”
[拼音] hào wéi rén shī
[释义] 好:喜欢;为:做;当。喜欢做别人的老师。指不谦虚;喜欢以教育者自居。
[出处] 先秦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上》:“人之患在好为人师。”
[拼音] hào hào dàng dàng
[释义]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。后形容规模宏大;气势雄壮。
[出处] 宋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浩浩荡荡,横无边涯。”
[拼音] hūn hūn yù shuì
[释义] 头脑昏昏沉沉;只想睡觉。形容非常疲劳或精神不振作。
[出处]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贾奉雉》:“是秋入闱复落,邑邑不得志,颇思郎言,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。未至终篇,昏昏欲睡,心惶惑无以自主。”
[拼音] huí tiān fá shù
[释义] 回天:比喻力量大,能移转极难挽回的时势;乏术:缺少方法。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,已无法挽救。
[出处]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5回:“占元保境有责,回天乏术,请查照前电,任命萧耀南为湖北督军,或可挽回危局。”
[拼音] huí wèi wú qióng
[释义] 回味: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;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;穷:穷尽。比喻事后越想;越觉得意味深长。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;体会到无限的意趣。
[出处] 宋 王禹偁《小畜集 卷六 橄榄》诗:“良久有回味,始觉甘如饴。”
[拼音] huǒ shù yín huā
[释义] 火树:火红的树;指树上挂满灯彩;银花:银白色的花。指灯光闪亮;绚丽灿烂。
[出处]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[拼音] huān shēng léi dòng
[释义] 欢呼声像雷声一样响。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。
[出处]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:“宋先锋大喜,传谕各门将佐,统领军马,次第入城。兵不血刃,百姓秋毫无犯,欢声雷动。”
[拼音] huā hǎo yuè yuán
[释义] 花儿是美的;月亮是圆的。比喻美好团聚。多用做新婚贺词。
[出处] 宋 晁端礼《行香子 别恨》词:“莫思身外,且逗尊前,愿花长好,人长健,月长圆。”
[拼音] huà dì wéi láo
[释义] 牢:牢狱。在地上画圈;囚人于内;作为牢狱。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故有画地为牢,势不可入,削木为吏,议不可对,定计于鲜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