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fèng wéi kǎi mó
[释义] 对某些人或事尊崇信奉;并当做典范、榜样。楷:法式;模:模范、典范。奉佛夫敷
[出处] 鲁迅《坟 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听说刚勇的拳师,决不再打那倒地的敌手,这实足使我们奉为楷模。”
[拼音] fū chàng fù suí
[释义]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
[出处] 《关尹子 三极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唱,妇者随。”
[拼音] fú rú dōng hǎi
[释义] 福气象东海之水浩瀚无边;旧时祝颂用语。
[出处] 明 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 花灯轿莲女成佛记》:“寿比南山,福如东海,佳期。从今后,儿孙昌盛,个个赴丹墀。”
[拼音] fú wú shuāng zhì
[释义] 双:成双地;至:到来。幸运的事情不会接连而来。
[出处] 汉 刘向《说苑 权谋》:“此所谓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者也。”
[拼音] fǔ shǒu tīng mìng
[释义] 俯:低下;首:头;脑袋。低着脑袋听从命令。形容驯服顺从的样子。俯付fǔ…fùfù负
[出处] 汉 焦赣《易林 兑之否》:“俯伏听命,不敢动摇。”
[拼音] fù shuǐ nán shōu
[释义] 覆:翻;引申为倾、倒、泼的意思。泼在地上的水;难以收回来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;很难再挽回了。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;难以重新结合。
[出处]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何进传》:“国家之事,亦何容易!覆水不可收。宜深思之。”
[拼音] fú wēi jì kùn
[释义] 扶:帮助;支持;济:拯救。扶持、救济生活困苦、处境危急的人。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。
[出处]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素知将军仗义行仁,扶危济困,不想果然如此义气!”
[拼音] fáng huàn wèi méng
[释义]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。
[出处] 清·黄彭年《代刘蓉函件》之一:“大局所关,防患未萌,当局必有远虑。”
[拼音] fēn háo bù chā
[释义] 分毫:形容很少的数量,十丝为一毫,十毫为一厘,十厘为一分。差:差
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十四:“大尹将所报伤处,将卷对看,分毫不差。”
[拼音] fú pí liáo cǎo
[释义] 形容不扎实,不仔细。
[出处] 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第八章:“这么大的事情,影响极坏,可是我们仅仅只浮皮潦草地警告一下就完事了。”
[拼音] fēng fēng diān diān
[释义] 精神失常的样子。形容人言语行动轻狂或超出常态
[出处]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6回:“成天家疯疯癫癫的,说的话人也不懂,干的事人也不知。”
[拼音] fù fù yǒu yú
[释义] 形容东西量多,满足需要外,还有富余
[出处]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238回:“众位不必费心了,富富有余。”
[拼音] gǎi è cóng shàn
[释义] 改去坏的、错误的;向好的、正确的方向转化。指不做坏事;重新做人。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;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。
[出处] 西汉 戴圣《礼记 中庸》:“明则动,动则变。”汉 郑玄注:“动,动人心也;变,改恶为善也。”
[拼音] gōng píng jiāo yì
[释义] 公平合理的买卖
[出处] 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8回:“公平交易,又不化他,又不抢他,何罪之有!”
[拼音] gāng zhèng bù ē
[释义] 刚:刚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
[出处]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
[拼音] gǎi xián yì zhé
[释义] 易:更换;辙;车轮压过的痕迹。琴换了弦;车子换了路。比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等。
[出处] 宋 王楙《野客丛书 张杜皆有后》:“使其子孙改弦易辙,务从宽厚,亦足以盖其父之愆。”
[拼音] gān jìng lì luò
[释义]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。令人爽心悦目。也形容动作熟练、敏捷准确。
[出处] 赵树理《李家庄的变迁》:“不是老人家,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?”
[拼音] gǎn ēn tú bào
[释义] 感激别人的恩惠而设法报答。
[出处] 宋 曾巩《上欧阳舍人书》:“其感与报,宜若何而图之。”
[拼音] gāo gē měng jìn
[释义] 高声歌唱;奋勇前进。形容斗志高昂;勇往直前。
[出处] 郭沫若《衷心的祝愿》:“一定要牢记毛主席,周总理的遗愿,努力为实现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而高歌猛进。”
[拼音] gāo shì kuò bù
[释义] 眼睛向上看迈大步走路。形容气概不凡。也形容傲慢看不起人的神气。
[出处] 汉魏 刘桢《隋书 卢思道传》:“俄而抵掌扬眉,高视阔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