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城下之盟

    [拼音] chéng xià zhī méng
    [释义] 盟:盟约;和约。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桓公十二年》:“大败之,为城下之盟而还。”
  • 赤地千里

    [拼音] chì dì qiān lǐ
    [释义] 赤:空无所有。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。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。
    [出处] 《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》:“克用兵大掠晋绛,至于河中,赤地千里。”
  • 赤身露体

    [拼音] chì shēn lù tǐ
    [释义] 指露出大部分身子,也指全身裸露,一丝不挂。
    [出处]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四回:“吴班引兵到关前搦战,耀武扬威,辱骂不绝,多有解衣卸甲,赤身露体,或睡或坐。”
  • 愁肠百结

    [拼音] chóu cháng bǎi jié
    [释义] 忧愁缠结在肠内。
    [出处] 《敦煌变文集 王昭君变文》:“日月无明照覆盆,愁肠百结虚成着。”
  • 出口伤人

    [拼音] chū kǒu shāng rén
    [释义] 指用恶言恶语辱骂别人。
    [出处] 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:“赵公明大怒:‘好妖道!焉敢如此出口伤人,欺吾太甚!”
  • 初露锋芒

    [拼音] chū lù fēng máng
    [释义] 锋芒:刀剑的刃口和尖端;多比喻事物的尖利部分;引申为人的棱角和锐气。比喻刚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力量或才能。
    [出处] 《人民日报》1984.2.25:“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,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。”
  • 除暴安良

    [拼音] chú bào ān liáng
    [释义] 暴:暴徒;泛指给人民带来危害的人;安:安顺、安抚;良:善良的人;良民。除掉为非作歹的坏人;安抚善良的百姓。也作“安良除暴”。
    [出处]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0回:“俺闻剑客行为莫不至公无私,倘心存偏袒,未有不遭恶报;至除暴安良,尤为切要。”
  • 除恶务尽

    [拼音] chú è wù jìn
    [释义] 除:去除;恶:邪恶;指坏人坏事;务:必须;一定。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、彻底。
    [出处] 《尚书 泰誓下》:“树德务滋,除恶务尽。”
  • 除旧布新

    [拼音] chú jiù bù xīn
    [释义] 布:安排;展开。废除旧的;建立新的。也作“除旧更新”。
    [出处]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七年》:“冬,有星孛于大辰,西及汉。申须曰:‘彗,所以除旧布新也。’”
  • 疮痍满目

    [拼音] chuāng yí mǎn mù
    [释义] 疮痍:创伤;比喻战争或自然灾害之后的景象。多用于比喻因战争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破坏。眼睛所看见的都是残破凄凉的景象。比喻遭破坏的程度极为严重。也作“满目疮痍”。
    [出处] 清 李渔《风筝误 和鹞》:“征鼙聒耳乡音杳,疮痍满目亲人少。”
  • 窗明几净

    [拼音] chuāng míng jī jìng
    [释义] 几:小桌。窗户和小桌子擦得明亮干净。形容收拾得非常整洁、明亮、干净。也作“明窗净几”;“净几明窗”。
    [出处] 宋 洪迈《夷坚志》:“高堂素壁,无舒卷之劳;明窗净几,有坐卧之安。”
  • 春风得意

    [拼音] chūn fēng dé yì
    [释义] 春风:春天和煦的风;得意: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;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。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。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;功成名就。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。
    [出处] 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  • 春光明媚

    [拼音] chūn guāng míng mèi
    [释义] 明媚:鲜艳可爱;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。
    [出处] 元 宋方壶《斗鹌鹑 踏青》套曲:“时遇着春光明媚,人贺丰年,民乐雍熙。”
  • 慈眉善目

    [拼音] cí méi shàn mù
    [释义]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圆圆的脸,长满银灰的胡子,慈眉善目的。”
  • 辞不达意

    [拼音] cí bù dá yì
    [释义] 辞:言辞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
    [出处] 宋 罗烨《醉翁谈录 崔木因妓得家室》:“但恐小子不才,辞不达意。”
  • 刺刺不休

    [拼音] cì cì bù xiū
    [释义] 刺刺:多话的样子。形容说话唠叨,没完没了。
    [出处] 唐 韩愈《送殷员外序》:“出门惘惘,有离别可怜之色。持被入直三省,丁宁顾婢子,语刺刺不休。”
  • 蹉跎岁月

    [拼音] cuō tuó suì yuè
    [释义] 蹉跎:时间白白地消耗掉;虚度光阴。白白地度过年月。指人生虚度年华。也作“日月蹉跎”、“岁月蹉跎”。
    [出处] 晋 阮籍《咏怀》:“误东未终极,白日勿蹉跎。”
  • 措置裕如

    [拼音] cuò zhì yù rú
    [释义] 措置:安排、料理;裕如:从容不迫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从容不费力气;又完成得很好。
    [出处] 汉 扬雄《法言》:“小以成小,大以成大,虽山川丘陵,草木鸟兽,裕如也。”
  • 曾经沧海

    [拼音] céng jīng cāng hǎi
    [释义] 曾经:以前经历过;沧海:大海。曾经见过大海。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;眼界很高。
    [出处] 唐 元稹《离思》诗:“曾经沧海难为水,除却巫山不是云。”
  • 曾几何时

    [拼音] céng jǐ hé shí
    [释义] 曾:曾经;几何:多少;时:时间。才过了多少时间。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。
    [出处] 宋 赵彦端《介庵词 新荷叶》词:“回首分携,光风冉冉菲菲。曾几何时,故山疑梦还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