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bàn shēng bàn shú
[释义] 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。比喻不熟悉;不熟练。
[出处] 元 元怀《拊掌录》:“北都有妓女美色,而举止生梗,土人谓之生张八……野(魏野)赠之诗曰:‘君为北道生张八,我是西州熟魏三,莫怪尊前无笑语,半生半熟未相谙。’座客大发一噱。”
[拼音] bàn xìn bù xìn
[释义] 指不完全相信。
[出处] 三国 魏 嵇康《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》:“苟卜筮所以成相,虎可卜而地可择,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?”
[拼音] bào cán shǒu què
[释义] 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。形容思想保守,不接受新事物。②谓笃守古学古
[出处] 清 江藩《汉学师承记 顾炎武》:“二君以瑰异之质,负经世之才……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,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?”阙,一本作“缺”。
[拼音] bào xīn jiù fén
[释义] 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同“抱薪救火”。
[出处] 《三国志 魏志 陶谦传》“太祖以粮少引军还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《吴书》:“此何异乎抱薪救焚、扇火止沸哉!”
[拼音] bèi fù shòu dí
[释义]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。
[出处] 《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》:“吾无水战之具,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,则我背腹受敌。”
[拼音] bì jīng zhī lù
[释义] 经:经过。一定要经过的道路。亦作“必由之路”。
[出处] 老舍《无名高地有了名》十九:“二十五号才是敌人反扑必经之路,那里高,那里窄,我们不易仰攻,也无法多用人力。我们须在适当时间,放弃了它,坚守主峰和二十七号。”
[拼音] bì kǒu wú yán
[释义] 闭住嘴巴不言语。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,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。参见“闭口不言”。
[出处]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四回:“关胜连忙答礼,闭口无言,手脚无措。”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五回:“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,只得别去。”
[拼音] bù míng yī wén
[释义] 名:占有。一个钱也没有。形容极其贫穷。
[出处]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六章:“老兄明白,弟半生书剑飘零,寄食江湖,囊中不名一文。”
[拼音] bǎi kǒng qiān chuāng
[释义] 比喻困苦不堪。同“百孔千疮”。
[出处] 宋 周必大《跋宋运判昞奏稿》:“黎庶凋瘵,百孔千创。”
[拼音] bì mén xiè kè
[释义] 指不接待客人
[出处] 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11回:“我从此闭门谢客,永不见人。”
[拼音] bù zhàn ér kuì
[释义] 溃:溃败。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。形容毫无战斗力
[出处]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89回:“孙膑使人挑庞涓之头示之,步军不战而溃。”
[拼音] bàn shǒu bàn jiǎo
[释义] 碍事
[出处]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中册:“他认为田地是样‘绊手绊脚的东西’,不知道多少人安土重迁。”
[拼音] bèn tóu bèn nǎo
[释义] 笨:愚钝。形容不聪明,头脑反应迟钝
[出处] 朱自清《扬州的夏日》:“一览而尽,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。”
[拼音] bǎng dà yāo yuán
[释义] 形容魁梧粗壮的人
[出处] 清·贪梦道人《彭公案》第一回:“对面来了一人,身高九尺,膀大腰圆,身穿一件白纱长衫,内衬蓝夏布汗褂裤。”
[拼音] cái huá héng yì
[释义] 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。很有才华;或充满了才华。
[出处] 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
[拼音] cái mí xīn qiào
[释义] 迷:昏乱。指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
[出处] 孙犁《秀露集 耕堂读书记》:“如果当时这位作者,明达冷静一些,不财迷心窍,天下原可以平安无事的。”
[拼音] chù mù jiē shì
[释义] 触目:目光所及;皆:都。眼睛所见到的都是。
[出处]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》:“北京真是人海,情形可大不相同了,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。”
[拼音] chí míng zhōng wài
[释义] 驰:传播。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。也作“驰名天下”。
[出处] 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涑水》:“赞拟王公,驰名天下。”
[拼音] chū hū yù liào
[释义] 指出人意料
[出处] 柯云路《三千万》:“白莎轻微地一怔,她对丁猛的平淡反应出乎预料。”
[拼音] chū qí bù bèi
[释义] 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
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3回:“这倒不是道家法术,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谓‘守如处女,出如脱兔’,‘出其不备’的妙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