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ào rán yì lì
[释义] 傲然:坚强不屈的样子;屹立: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。形容坚定挺拔;不可动摇。
[出处] 古华《芙蓉镇》:“抽茎了,长叶了,铁骨青枝,傲然屹立。”
[拼音] àn bù jiù bān
[释义] 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。参见“按部就班”。
[出处] 语出晋 陆机《文赋》:“观古今于须臾,抚四海于一瞬。然后选义案部,考辞就班。”
[拼音] bā xiān guò hǎi
[释义] 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,各有一套法术,后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,互相竞赛
[出处] 明 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二折:“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,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,端的万古名扬。”
[拼音] bái tóu dào lǎo
[释义] 白头:头发白。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
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小娘半老之际,风波历尽,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,两下志同道合,收绳卷索,白头到老。”
[拼音] bài xìng ér guī
[释义] 败兴:遇到和想象不一致的事而情绪低落。扫兴地归来。也作“败兴而返”。
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回:“各军士未及领赏,草草而散。正是:乘兴而来,败兴而返。”
[拼音] bào chóu xuě chǐ
[释义] 雪:洗刷;除去。报冤仇;除耻辱;也作“报怨雪耻”。
[出处]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燕策二》:“若先王之报仇雪耻,夷万乘之强国。”
[拼音] bào tóu tòng kū
[释义] 指十分伤心或感动,抱头大哭
[出处]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四回:“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。”
[拼音] biàn huàn wú cháng
[释义] 变幻:不规则的变化;常:常规。事物经常变化;没有一定规律。又作“变化无常”。
[出处] 明 蔡羽《辽阳海神传》:“气候悉如江南二三月,琪花宝树,仙音法曲,变幻无常,耳目应接不暇。”
[拼音] bǎi huā zhēng yàn
[释义] 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。
[出处] 王朔《懵然无知》:“整个晚会都用小演员,儿童演儿童看,台上台下天真烂漫,百花争艳。”
[拼音] bǎi yī bǎi cóng
[释义] 百:比喻很多;依:顺从;从:跟从。什么都依从。形容一味顺从
[出处] 杨纤如《伞》:“讨厌他过于粗暴鲁莽,常办错事,喜爱他忠实听话,百依百从。”
[拼音] bēi bǐ wú chǐ
[释义] 形容人品德卑下;粗鄙;毫无廉耻。
[出处]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贾某总办河工,浮开报销,滥得保举。到京以后,又复花天酒地,任意招摇,并串通黄某,到处钻营,卑鄙无耻。”
[拼音] bēi bù zú dào
[释义] 道:说,讲。指卑下得不值一提
[出处] 绍剧《龙虎斗》第三场:“此身卑不足道,惟恐奸贼心存异志,宋室难安。”
[拼音] biǎo lǐ yī zhì
[释义] 里外一致,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
[出处] 明 王守仁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:“忠信乐易,表里一致者,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。”
[拼音] bù gān bù jìng
[释义] 净:洁净。指粗俗,下流。淫乱的婉辞
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回:“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,倒欺负他,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。”
[拼音] bù gǎn gāo pān
[释义] 攀:比喻结交依附他人。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
[出处]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二 碧玉歌》:“碧玉小家女,不敢贵德攀。感郎意气重,遂得结金兰。”
[拼音] bù gù yī qiè
[释义] 顾:顾惜,眷顾。什么都不顾
[出处] 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既然见到一点儿光,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。”
[拼音] bù kě mó miè
[释义]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
[出处] 明 胡应麟《诗薮 近体下》:“彼自有不可磨灭者,毋事更屑屑也。”
[拼音] bù xiào zǐ sūn
[释义] 不肖:不像。不像祖宗、父辈的贤良子孙。指品行不好;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。
[出处] 宋 邵雍《盛衰吟》:“克肖子孙,振起家门;不肖子孙,破败家门。”
[拼音] bù yì zhī lùn
[释义] 易:变更。不可变更的言论。指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。
[出处] 宋 朱熹《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》:“然佞臣不可执笔,则是不易之论。”
[拼音] bù kě shōu shí
[释义] 收拾:整理。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;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。
[出处] 唐 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:“泊与淡相遭,颓堕委靡,溃败不可收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