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没精打彩

    [拼音] méi jīng dǎ cǎi
    [释义] 形容精神不振,情绪低落
    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1回:“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,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,他好没意思的。”
  • 面不改色

    [拼音] miàn bù gǎi sè
    [释义] 面:颜面;色:颜色。颜容不改变颜色。形容遇到危险时从容镇静;毫不畏惧的神态。
    [出处] 元 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二折:“但凡拿住的人呵,见了俺丧胆亡魂。今朝拿住这厮,面不改色。”
  • 明火执仗

    [拼音] míng huǒ zhí zhàng
    [释义] 明:用为动词;点明;执:拿着;仗:兵器。点着火把;拿着兵器。形容公开劫掠;也指毫无隐蔽地干坏事。
    [出处] 元 无名氏《盆儿鬼》第二折:“我在这瓦窑居住,做些本份生涯,何曾明火执仗 ,无非赤手求财。”
  • 目不斜视

    [拼音] mù bù xié shì
    [释义] 眼睛不往旁边看。形容目光庄重;神情严肃。
    [出处]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都是目不斜视,俯首而行。”
  • 毛手毛脚

    [拼音] máo shǒu máo jiǎo
    [释义] 做事粗心,不细致。
    [出处] 清 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76回:“但凡有点毛手毛脚的,小人决不用他。”
  • 迷途知返

    [拼音] mí tú zhī fǎn
    [释义] 迷途:迷失道路;返:回来。迷失了道路;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。比喻犯了错误后;知道改正。
    [出处]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》:“以身试祸,岂不痛哉!若迷而知返,尚可以免。”
  • 满腹经纶

    [拼音] mǎn fù jīng lún
    [释义] 腹:肚子;经纶:理出丝绪叫经;编丝成绳叫纶。引申为人的才学、本领、谋略等。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。
    [出处] 明 冯惟敏《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》:“论英雄何必老林泉?满腹经纶须大展,休负了苍生之愿。”
  • 迷离扑朔

    [拼音] mí lí pū shuò
    [释义] 迷离:眼睛半闭半睁的样子;扑朔:脚乱蹬乱动。原指分辨不清雌雄、男女。
    [出处] 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》: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,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!”
  • 马首是瞻

    [拼音] mǎ shǒu shì zhān
    [释义] 首:头;是:指示代词;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;瞻:往前或向上看。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。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十四年》:“苟偃令曰:‘鸡鸣而驾,塞井夷灶,唯余马首是瞻。’”
  • 面目可憎

    [拼音] miàn mù kě zēng
    [释义] 面目:面貌;可憎:令人厌恶。相貌丑陋;令人厌恶。
    [出处] 唐 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,语言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”
  • 瞒上欺下

    [拼音] mán shàng qī xià
    [释义] 蒙骗上级,压迫下属和人民。
    [出处] 丁玲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:“至今还不能替老百姓想,瞒上欺下,咱简直不是个人啦!”
  • 面黄肌瘦

    [拼音] miàn huáng jī shòu
    [释义] 面:脸;肌:肌肉;代指身体。面色发黄;身体消瘦。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元 杨梓《霍光鬼谏》:“眼欺缩腮模样,面黄肌瘦形相。”
  • 眉清目秀

    [拼音] méi qīng mù xiù
    [释义] 眉、目:泛指容貌;清、秀:秀丽而不俗气。形容容貌清俊秀丽。
    [出处] 元 李直夫《合同文学》第一折:“有个孩儿唤做安住,今年三岁,生得眉清目秀,是好一个孩儿也。”
  • 明镜高悬

    [拼音] míng jìng gāo xuán
    [释义] 像一面明亮的镜子高高悬挂在面前。称颂官吏审案严明;判案公正;不使人受冤含屈。也比喻目光敏锐;明察秋毫;公正无私。
    [出处] 元 关汉卿《望江亭》第四折:“今日个幸对清官,明镜高悬。”
  • 买空卖空

    [拼音] mǎi kōng mài kōng
    [释义] ①指商业活动中的一种投机买卖行为。投机者根据某种货物或股票、证券的涨落行情;通过经济人或交易所乘机买进或卖出;而买卖双方都没有货物或现款的进出;只是到期就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;从中获取暴利。②比喻一无所有而进行招摇撞骗的各种投机活动。
    [出处] 鲁迅《准风月谈 由聋而哑》:“因为多年买空卖空的结果,文界就荒凉了。”
  • 埋头苦干

    [拼音] mái tóu kǔ gàn
    [释义] 埋头:一直低着头;苦干:尽心尽力地干。形容工作勤奋、努力。
    [出处] 鲁迅《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》:“我们从古以来,就有埋头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。”
  • 卖国求荣

    [拼音] mài guó qiú róng
    [释义] 荣:荣华富贵。指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。
    [出处] 宋 洪迈《容斋续笔 朱温之事》:“苏循及其子楷,自谓有功于梁,当不擢用。全忠薄其为人,以其为唐鸱枭,卖国求利,勒循致仕,斥楷归田里。”
  • 绵里藏针

    [拼音] mián lǐ cáng zhēn
    [释义]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
    [出处]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:“当日说知心,绵里藏针。”
  • 面授机宜

    [拼音] miàn shòu jī yí
    [释义]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
    [出处] 宋 苏轼《与孙子思七首》:“书四纸,并药方驰上方,须面授其秘也。”
  • 漠然置之

    [拼音] mò rán zhì zhī
    [释义] 漠然:冷淡的样子;置:放;搁置。毫不关心地把事情搁到一边;形容对人或事态度冷淡;不关心;不理不睬。
    [出处] 宋 高斯得《耻堂存稿 直前奏事》:“今被灾之地既广,旧由比固当悉援,然亦安可漠然视之,然徒责之诸司州郡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