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chì pín rú xǐ
[释义] 赤贫:穷得一无所有。穷得如同被水洗过一样;什么也没有了。
[出处]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1回:“老人家两个儿子,四个孙子,家里仍然赤贫如洗。”
[拼音]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
[释义] 陷阵:攻破;深入敌阵。冲向敌人的防线;攻破敌人的阵地。形容作战英勇。
[出处] 《北齐书 崔暹传》:“冲锋陷阵,大有其人。”
[拼音] chǒu tài bǎi chū
[释义] 丑态:丑恶的样子。做出各种各样的丑恶的样子。形容丑恶的表演或丑恶的行为。
[出处]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6回:“他们那有甚么心事!不过因明日就要放榜,得失心未免过重,以致弄的忽哭忽笑,丑态百出。”
[拼音] chòu wèi xiāng tóu
[释义] 坏味道互相投合。比喻有同样坏毛病、恶劣习气的人很合得来。
[出处] 宋 牟献《木兰花慢》:“不妨无蟹有监州,臭味喜相投。”
[拼音] chū kǒu chéng zhāng
[释义] 章:篇章。话出口就能成文章。形容口才好或文思敏捷。也作“出言有章”、“脱口成章”、“出言成章”。
[出处]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论》引北魏 崔浩曰:“言出口成章,词不穷竭,若滑稽之吐酒。”
[拼音] chū shén rù huà
[释义] 神:神妙;化:指化境;极高超的境界。超出神妙;进入化境。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。
[出处] 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二折:“我不曾出声,他连忙答应。”金圣叹批:“真正出神入化之笔。”
[拼音] chū qí zhì shèng
[释义] 奇:奇兵;计;制胜:夺取胜利。①原指作战时运用奇兵或奇计;出敌人不意;制服敌人。②泛指用新奇的、出人意外的办法获胜。
[出处] 唐 陆贽《论替换李楚琳》:“楚琳卒伍凡材,厮养贱品,因时扰攘,得肆猖狂,非有陷坚殪敌之雄,出奇制胜之略。”
[拼音] chū yán bù xùn
[释义] 言:话;说;出言:说话;逊:谦让;恭顺。说话不客气;没有礼貌。也作“出口不逊。”
[出处]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张郃传》:“图(郭图)惭,又更谮郃曰:‘郃快军败,出言不逊。’郃惧,乃归太祖。”
[拼音] chū chū máo lú
[释义] 茅庐:草屋。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;接受邀请;就任军师;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;大败曹兵;立下了战功。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;缺乏经验。
[出处]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9回:“博望相持用火攻,指挥如意笑谈中,直须惊破曹公胆,初出茅庐第一功。”
[拼音] chù jǐng shēng qíng
[释义] 触:接触;情:感情。接触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绪波动。也作“见景生情”。
[出处] 清 赵翼《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》:“坦易者多触景生情,因事起意,眼前景、口头语,自能沁人心脾,耐人咀嚼。”
[拼音] chuān zhēn yǐn xiàn
[释义] 原指在男女之间进行的撮合;现常用来比喻从中联系、牵合、拉拢;使双方接通关系。
[出处] 明 周楫《西湖二集 吹凤箫女诱东墙》:“万乞吴二娘怎生做个方便,到黄府亲见小姐询其下落,做个穿针引线之人。”
[拼音] chuán zōng jiē dài
[释义] 宗:宗族;家族;代:后代。传延宗族;接续后代。原指生了儿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。指继承有人。
[出处]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9回:“自己辛苦了一辈子,挣了这分大家私,死下来又没个传宗接代的人,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!”
[拼音]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
[释义] 垂帘: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;殿上用帘子遮隔;听:治理。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。
[出处] 宋 王偁《东都事略》:“英宗暴得疾,慈圣后垂帘听政。”
[拼音] chuí xián sān chǐ
[释义] 垂:东西的一头向下;涎:口水。流出的口水有三尺长。原形容嘴馋到极点。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;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。
[出处] 唐 柳宗元《三戒》:“临江之人,略得麋麂,畜之。入门,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”
[拼音] chuí xiōng dùn zú
[释义] 捶:敲打;顿:跺。两拳捶打胸部;两脚跺着地。形容焦急、痛楚、悔恨的神态。
[出处] 明 李开先《闲居集 昆仑张诗人传》:“有告之者,殊不之信也;已而知其实然,捶胸顿足,若不欲生。”
[拼音] chūn yì àng rán
[释义] 意:意味;盎然:洋溢;深厚。春天的意味正浓。
[出处] 季羡林《难忘的一家人》:“此时宴会厅里,必然是笑声四起,春意盎然,情谊脉脉,喜气融融。”
[拼音] cóng róng jiù yì
[释义] 从容:不慌不忙;镇定自若;就义:为正义事业而牺牲。非常镇静;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。
[出处] 宋 朱熹《近思录》:“感慨杀身者易,从容就义者难。”
[拼音] cóng tiān ér jiàng
[释义] 天上掉下来的。
[出处]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周亚夫传》:“直入武库,击鸣鼓。诸侯闻之,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。”
[拼音] cù xī tán xīn
[释义] 促:挨近;促膝:膝盖挨近膝盖。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;亲密地交谈心里话。
[出处] 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大郎置酒相待,促膝谈心,甚是款洽。”
[拼音] cùn bù bù lí
[释义] 寸步:极短的距离。一步也不离开。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;感情很融洽。②指距离很近;不离前后左右。
[出处] 南朝 梁 任昉《述异记》:“夫妻相重,寸步不相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