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拼音] lóng qù dǐng hú
[释义] 典出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馀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涘,龙涘拔,堕,堕黄帝之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胡涘号,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,其弓曰乌号。”后因以
[出处] 典出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馀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涘,龙涘拔,堕,堕黄帝之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胡涘号,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
[拼音] lóng zhě zhī gē
[释义] 聋者学人唱歌,却听不到歌声,无以自乐。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,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。
[出处] 《淮南子 原道》:“夫内不开于中,而强学问者,不入于耳而不着于心,此何以异于聋者之歌也,效人为之而无以自乐也,声出于口则越而散矣。”
[拼音] lù xùn shǐ bào
[释义] 意指一会儿像鹿一样柔驯,一会儿像猪一样凶暴。形容狡诈。
[出处] ?
[拼音] lǜ zhōu zǎo mì
[释义] 藻:辞藻,措辞。密:缜密。思路严谨,措词缜密。考虑周到,辞采细密。
[出处] 白寿彝总主编《中国通史》(第十三册)第二节:“元诗矫宋流弊,而失于多学晚唐,……然其佳者则婉转惆怅,附物切情,工整而流逸,清新而秀丽,虑周藻密而不涉于粗疏,意深韵远而不失之径直”。
[拼音] lüě měi shì ēn
[释义] 掠美:夺取别人的美名或功绩以为己有。市恩:买好,讨好。用别人的东西来买好。
[出处]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卷二九:“所谓曲意徇物,掠美市恩,其用心要作甚?”
[拼音] lì lì kě kǎo
[释义] 指可以清清楚楚的找到依据所在。
[出处]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八:“卜子夏为修文郎,郭璞为水仙伯,陶弘景为蓬莱都水监,李长吉召撰白玉楼记,皆历历可考,不能尽数。”
[拼音] lì xué bù juàn
[释义] 力学:努力学习。倦:疲倦。勤勉学习而不知疲倦。
[出处] 《旧唐书 子繁传》:“以其警悟异常,泌之故人为宰相,左右援拯,后得累居郡守,而力学不倦。”
[拼音] miào yǔ jiě fán
[释义] 有趣的话引人发笑。
[出处] 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匡说《诗》,解人颐。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使人笑不能止也。”
[拼音] mài lǚ fēn xiāng
[释义]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。
[出处] 汉·曹操《遗令》:“余香可分与诸夫人,不命祭。诸舍中无所为,可学作组履卖也。”
[拼音] mǎ lù yì xíng
[释义] 用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,比喻颠倒是非。
[出处] 《后汉书·崔琦传》:“反复欲钳塞士口,杜蔽主听。将使玄黄改色,马鹿易形乎?”
[拼音] mǐ yī tōu shí
[释义] 靡:华丽;媮:苟且。身穿丽服,苟且而食。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。
[出处] 《汉书·韩信传》:“众庶莫不辍作怠惰,靡衣媮食,倾耳以待命者。”
[拼音] míng xíng máng suǒ
[释义] 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。
[出处] 汉·扬雄《法言·修身》:“擿埴索涂,冥行而已矣。”
[拼音] mǒ yuè pī fēng
[释义] 意思是用风月当菜肴。这是文人表示家贫没有东西待客的风趣说法,
[出处] 宋·苏轼《和何长官六言次韵》:“贫家何以娱客,但知抹批风。”
[拼音] mù rǔ ěr rǎn
[释义] 濡:沾湿;染:沾染。耳朵经常听到,眼睛经常看到,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。
[出处] 唐·韩愈《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》:“目濡耳染,不学以能。”
[拼音] mù jī yǎng dào
[释义] 木鸡:善斗的鸡,看上去象木头一样呆板。形容功夫到家。
[出处] 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;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[拼音] mà bù jué kǒu
[释义] 骂声不断。
[出处] 《新编五代史平话 唐史》卷上:“乃令经板夹而锯之,致死骂不绝口。”
[拼音] miǎn chí zhī gōng
[释义] 渑池:古城名,在今河南渑池县南。本指战国时赵国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秦王,为赵国立下功勋。后泛指为国立下巨大功勋。
[出处] 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[拼音] mǐn luàn sī zhì
[释义] 指怜悯乱世而思盼治世。
[出处] ?
[拼音] má gū xiàn shòu
[释义] 献:把东西送给尊长或敬爱的人。指祝贺寿辰。
[出处] 晋 葛洪《神仙传》卷七:“麻姑,建昌人,修道于牟州东南余姑山。三月三日西王母寿辰,麻姑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,为王母祝寿。”
[拼音] máo sēn gǔ lì
[释义] 森:阴森;立:竖立。阴森可怖,汗毛都竖了起来。
[出处] 元 无名氏《桃花女》第二折:“是三更时分了,觉一阵风过,吹的我毛森骨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