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成语大全》

中共收录了27976个成语:
  • 看人下菜碟儿

    [拼音] kàn rén xià cài dié ér
    [释义] 比喻待人因人而异。
    [出处]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回:“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,你都会看人下菜碟儿。宝玉要给东西,你拦在头里,莫不是要了你的了?拿这个哄他,你只当他不认得呢!”
  • 撩虎须

    [拼音] liáo hǔ xū
    [释义] 犹捋虎须。谓冒犯虎威,担受风险。唐 裴铏《传奇·孙恪》:“无何使我撩虎鬚,几不脱虎口耳。”亦省作“ 撩虎 ”。清 王夫之《章灵赋》:“奋残形以殆庶兮,危叹於撩虎。”
  • 励精更始

    [拼音] lì jīng gēng shǐ
    [释义] 振作精神,从事革新。
    [出处] 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其赦天下,与士大夫厉精更始。”
  • 烈火辨日

    [拼音] liè huǒ biàn rì
    [释义] 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。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。
    [出处] 守朝叶廷圭《海录碎事·人事》:“烈火辨玉,疾风知草。”
  • 列风淫雨

    [拼音] liè fēng yín yǔ
    [释义] 列:烈;淫:过量。本指狂风暴雨。后比喻错别字连篇。
    [出处] 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练字》:“《尚书大传》有‘别风淮雨’,《帝王世纪》云‘列风淫雨’;‘别’、‘列’、‘淮’、‘淫’,字似潜移;‘淫’‘列’义当而不奇,‘淮’‘别’理乖而新异。
  • 留连不舍

    [拼音] liú lián bù shě
    [释义] 依恋着不愿去。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。同“留恋不舍”。
    [出处]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九十二回:“杨大郎见他爱这粉头,留连不舍。”
  • 磊落轶荡

    [拼音] lěi luò yì dàng
    [释义] 轶荡:旷达。心胸坦白,行为无所拘忌。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》卷一:“英雄豪悍之士,磊落轶荡,出于法度之外,为君者亦当以度外待之。”
    [出处] 宋·吕祖谦《东莱博议》卷一:“英雄豪悍之士,磊落轶荡,出于法度之外,为君者亦当以度外待之。”
  • 冷灰爆豆

    [拼音] lěng huī bào dòu
    [释义] 在冷灰中爆豆。比喻方法不对,白费力气。或比喻事情凭空突然发生。亦作“冷锅中豆爆”。
    [出处] 宋·黄庭坚《翠岩真禅师语录序》:“各梦同床,不妨殊调;冷灰爆豆,聊为解嘲云耳。”
  • 离离矗矗

    [拼音] lí lí chù chù
    [释义] 浓密挺拔的样子。
    [出处] 明·张岱《陶庵梦忆·山艇子》:“竹节促而虬叶毨毨,如猬毛、如松狗尾,离离矗矗,捎捩攒挤,若有所惊者。”
  • 利令志惛

    [拼音] lì lìng zhì zào
    [释义] 见“利令智昏”。
    [出处] 《镜花缘》第九二回:“及至利到跟前,就把‘害’字忘了,所谓‘利令志惛’能不浩叹!”
  • 离鸾别鹄

    [拼音] lí luán bié hú
    [释义] 见“离鸾别凤”。
    [出处] 清·俞达《青楼梦》第五十八回:“如今是痴梦、好梦、富贵梦都已醒来,觉得依旧,与未梦时反添了许多惆怅,费了许多精神,徒替他们勤作护花铃,而到底终成离鸾别鹄。”
  • 离世遁上

    [拼音] lí shì dùn shàng
    [释义] 超脱世俗,回避君上。
    [出处] 《韩非子·八说》:“为故人行私,谓之‘不弃’;以公财分施,谓之‘仁人’;轻禄重身,谓之‘君子’;枉法曲亲,谓之‘有行’;弃官宠交,谓之‘有侠’;离世遁上,谓之‘高傲’;交争逆令,谓之‘刚材’。”
  • 离蔬释蹻

    [拼音] lí shū shì zhe
    [释义] 离开蔬食,脱去木屐(一说为草鞋)。比喻脱离清苦生活,入身仕官。
    [出处] 《文选·王褒〈圣主得贤臣颂〉》:“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,离蔬释蹻而享膏粱。”
  • 连鳌跨鲸

    [拼音] lián áo kuà jīng
    [释义] 《列子·汤问》载渤海之东有五山浮于海,天帝令巨鳌十五轮流负山,山始不动。“而龙伯之国有大人,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,一钓而连六鳌。”又《文选·扬雄〈羽猎赋〉》有游猎江河湖泽,“乘巨鳞,骑京(或作鲸)鱼”的记载。后以“连鳌跨鲸”表示超凡成仙。
    [出处] 《列子·汤问》载:渤海之东有五山浮于海,天帝令巨鳌十五轮流负山,山始不动。“而龙伯之国有大人,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,一钓而连六鳌。”又《文选·扬雄〈羽猎赋〉》有游猎江河湖泽,“乘巨鳞,骑京(或作鲸)鱼”的记载。
  • 了了可见

    [拼音] liǎo liǎo kě jiàn
    [释义] 了了:了然,清楚。清清楚楚,完全可以看得见。
    [出处] 金 元好问《客意》:“雪屋灯青客枕孤,眼中了了见归途。”
  • 捩手覆羹

    [拼音] liè shǒu fù gēng
    [释义] 谓手一动就把羹倒翻。喻动辄闯祸。
    [出处] 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各有主张,私立名字,捩手覆羹,转喉触讳。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、语言无味者,皆子之志也。”
  • 林寒洞肃

    [拼音] lín hán dòng sù
    [释义] 寒:寒冷;肃:肃杀。形容秋冬时林木萧疏,溪涧浅落的景象。
    [出处] 北朝 后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江水》:“每晴初霜旦,林寒涧肃,常有高猿长啸,属引凄异。”
  • 麟角凤嘴

    [拼音] lín jiǎo fèng zuǐ
    [释义] 嘴:鸟嘴。麒麟的角,凤凰的嘴。比喻稀罕名贵的东西。
    [出处] 汉 东方朔《海内十洲记》:“煮凤喙及麟角,合煎作膏,名之为续弦胶,或名连金泥。此胶能续弓驽已断之弦,刀剑断折之金。”
  • 邻女窥墙

    [拼音] lín nǚ kuī qiáng
    [释义] 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,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,但宋玉从未动心。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。
    [出处] 先秦 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,至今未许也。”
  • 龙德在田

    [拼音] lóng dé zài tián
    [释义] 《易·干》:“‘见龙在田’,德施普也。”后因以“龙德在田”谓恩德广被。
    [出处] 《易·干》:“‘见龙在田’,德施普也。”